《卷一》《河水》

河水:
崑崙墟在西北,
河水:
三成為崑崙丘。
河水:
《崑崙說》曰:崑崙之山三級, 下曰樊桐, 一名板桐;二曰玄圃, 一名閬風;上曰層城, 一名天庭, 是為太帝之居。
河水:
去嵩高五萬里, 地之中也。
河水:
《禹本紀》與此同。高誘稱河出崑山, 伏流地中萬三千里, 禹導而通之, 出積石山。按《山海經》, 自崑崙至積石千七百四十里, 自積石出隴西郡至洛, 準《地志》可五千餘里。又按《穆天子傳》, 天子自崑山入于宗周, 乃里西土之數。自宗周水以西, 至于河宗之邦、陽紆之山, 三千有四百里, 自陽紆西至河首四千里, 合七千四百里。《外國圖》又云:從大晉國正西七萬里, 得崑崙之墟, 諸仙居之。數說不同。道阻且長, 經記緜褫, 水陸路殊, 徑復不同, 淺見末聞, 非所詳究, 不能不聊述聞見, 以誌差違也。
河水:
其高萬一千里。
河水:
《山海經》稱方八百里, 高萬仞。郭景純以為自上二千五百餘里, 《淮南子》稱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。
河水:
河水
河水:
《春秋說題辭》曰:河之為言荷也, 荷精分布, 懷陰引度也。
10 
河水:
《釋名》曰:河, 下也, 隨地下處而通流也。
11 
河水:
《考異郵》曰:河者, 水之氣, 四瀆之精也, 所以流化。
12 
河水:
《元命苞》曰:五行始焉, 萬物之所由生, 元氣之腠液也。
13 
河水:
《管子》曰:水者, 地之血氣, 如筋脈之通流者, 故曰水具財也。五害之屬, 水最為大, 水有大小, 有遠近, 水出山而流入海者, 命曰經水;引佗水入于大水及海者, 命曰枝水;出于地溝, 流于大水, 及于海者, 又命曰川水也。
14 
河水:
《莊子》曰:秋水時至, 百川灌河, 經流之大。
15 
河水:
《孝經援神契》曰:河者, 水之伯, 上應天漢。
16 
河水:
《新論》曰:四瀆之源, 河最高而長, 從高注下, 水流激峻, 故其流急。
17 
河水:
徐幹《齊都賦》曰:川瀆則洪河洋洋, 發源崑崙, 九流分逝, 北朝滄淵, 驚波沛厲, 浮沫揚奔。
18 
河水:
《風俗通》曰:江、河、淮、濟為四瀆。瀆, 通也, 所以通中國垢濁。
19 
河水:
《白虎通》曰:其德著大, 故稱瀆。
20 
河水:
《釋名》曰:瀆, 獨也, 各獨出其所而入海。
21 
河水:
出其東北陬,
22 
河水:
《山海經》曰:崑崙墟在西北, 河水出其東北隅。
23 
河水:
《爾雅》曰:河出崑崙虛, 色白, 所渠并千七百一川, 色黃。
24 
河水:
《物理論》曰:河色黃者, 衆川之流, 蓋濁之也。百里一小曲, 千里一曲一直矣。漢大司馬張仲議曰:河水濁, 清澄一石水, 六斗泥, 而民競引河溉田, 令河不通利。至三月, 桃花水至則河決, 以其噎不洩也。禁民勿復引河, 是黃河兼濁河之名矣。
25 
河水:
《述征記》曰:盟津、河津恒濁, 方江為狹, 比淮、濟為闊。寒則冰厚數丈。冰始合, 車馬不敢過, 要須狐行, 云此物善聽, 冰下無水乃過。人見狐行, 方渡。余案《風俗通》云:里語稱狐欲渡河, 無如尾何?且狐性多疑, 故俗有狐疑之說。亦未必一如緣生之言也。
26 
河水:
屈從其東南流, 入渤海。
27 
河水:
《山海經》曰:南即從極之淵也, 一曰中極之淵, 深三百仞, 惟馮夷都焉。
28 
河水:
《括地圖》曰:馮夷恒乘雲車駕二龍。河水又出于陽紆陵門之山, 而注于馮逸之山。
29 
河水:
《穆天子傳》曰:天子西征, 至陽紆之山, 河伯馮夷之所都居, 是惟河宗氏, 天子乃沈珪璧禮焉。河伯乃與天子披圖視典, 以觀天子之寶器, 玉果、璇珠、燭銀、金膏等物, 皆《河圖》所載, 河伯以禮, 穆王視圖, 方乃導以西邁矣。粵在伏羲, 受龍馬圖于河, 八卦是也。
30 
河水:
故《命歷序》曰:《河圖》, 帝王之階, 圖載江河、山川、州界之分野。後堯壇于河, 受《龍圖》, 作《握河記》。逮虞舜、夏、商, 咸亦受焉。李尤《盟津銘》:洋洋河水, 朝宗于海, 徑自中州, 《龍圖》所在。
31 
河水:
《淮南子》曰:昔禹治洪水, 具禱陽紆, 蓋于此也。高誘以為陽紆秦藪, 非也。
32 
河水:
釋氏《西域記》曰:阿耨達太山, 其上有大淵水, 宮殿樓觀甚大焉。山, 即崑崙山也。
33 
河水:
《穆天子傳》曰:天子升于崑崙, 觀黃帝之宮, 而封豐隆之葬。豐隆, 雷公也。黃帝宮, 即阿耨達宮也。其山出六大水, 山西有大水, 名新頭河。
34 
河水:
郭義恭《廣志》曰:甘水也, 在西域之東, 名曰新陶水。山在天竺國西, 水甘, 故曰甘水。有石鹽, 白如水精, 大段則破而用之。康泰曰:安息、月氏、天竺至伽那調御, 皆仰此鹽。釋法顯曰:度蔥嶺, 已入北天竺境, 于此順嶺西南行十五日, 其道艱阻, 崖岸險絶, 其山惟石, 壁立千仞, 臨之目眩, 欲進則投足無所, 下有水, 名新頭河。昔人有鑿石通路施倚梯者, 凡度七百梯, 度已, 躡懸絙過河, 河兩岸, 相去咸八十步, 九譯所絶, 漢之張騫、甘英皆不至也。余診諸史傳, 即所謂罽賓之境, 有磐石之隥, 道狹尺餘, 行者騎步相持, 絙橋相引, 二十許里, 方到懸度, 阻險危害, 不可勝言。郭義恭曰:烏秅之西, 有懸度之國, 山溪不通, 引繩而度, 故國得其名也。其人山居, 佃于石壁間, 累石為室, 民接手而飲, 所謂猨飲也。有白草、小步馬, 有驢無牛, 是其懸度乎。釋法顯又言:度河便到烏長國。烏長國即是北天竺, 佛所到國也, 佛遺足跡于此, 其跡長短在人心念, 至今猶爾, 及曬衣石尚在。新頭河又西南流, 屈而東南流, 逕中天竺國, 兩岸平地, 有國名毗荼, 佛法興盛。又逕蒲那般河。河邊左右, 有二十僧伽藍。此水逕摩頭羅國, 而下合新頭河。自河以西, 天竺諸國, 自是以南, 皆為中國, 人民殷富。中國者, 服食與中國同, 故名之為中國也。泥洹已來, 聖衆所行, 威儀法則, 相承不絶。自新頭河至南天竺國, 迄于南海, 四萬里也。
35 
河水:
釋氏《西域記》曰:新頭河經罽賓、犍越、摩訶剌諸國, 而入南海是也。阿耨達山西南有水, 名遙奴;山西南小東有水, 名薩罕;小東有水, 名恒伽。此三水同出一山, 俱入恒水。
36 
河水:
康泰《扶南傳》曰:恒水之源, 乃極西北, 出崑崙山中, 有五大源, 諸水分流, 皆由此五大源。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, 東南注大海。枝扈黎即恒水也。故釋氏《西域志》有恒曲之目。恒北有四國, 最西頭恒曲中者是也。有拘夷那褐國, 《法顯傳》曰:恒水東南流, 逕拘夷那褐國南, 城北雙樹間, 有希連禪河, 河邊, 世尊于此北首般泥洹, 分舍利處。
37 
河水:
支僧載《外國事》曰:佛泥洹後, 天人以新白緤裹佛, 以香花供養, 滿七日, 盛以金棺, 送出王宮, 度一小水, 水名醯蘭那, 去王宮可三里許, 在宮北, 以旃檀木為薪, 天人各以火燒薪, 薪了不燃, 大迦葉從流沙還, 不勝悲號, 感動天地, 從是之後, 他薪不燒而自燃也。王斂舍利, 用金作斗, 量得八斛四斗, 諸國王、天龍神王, 各得少許, 齋還本國, 以造佛寺。阿育王起浮屠于佛泥洹處, 雙樹及塔, 今無復有也。此樹名娑羅樹, 其樹花名娑羅佉也。此花色白如霜雪, 香無比也。
38 
河水:
竺枝《扶南記》曰:林楊國, 去金陳國步道二千里, 車馬行, 無水道。舉國事佛, 有一道人命過燒葬, 燒之數千束樵, 故坐火中, 乃更著石室中, 從來六十餘年, 尸如故不朽, 竺枝目見之。夫金剛常住, 是明永存。舍利刹見, 畢天不朽, 所謂智空罔窮, 大覺難測者矣。其水亂流注于恒。恒水又東逕毗舍利城北, 釋氏《西域記》曰:毗舍利, 維邪離國也。
39 
河水:
支僧載《外國事》曰:維邪離國去王舍城五十由旬, 城周圓三由旬, 維詰家在大城裏宮之南, 去宮七里許, 屋宇壞盡, 惟見處所爾。釋法顯云:城北有大林重閣, 佛住于此, 本奄婆羅女家施佛起塔也。城之西北三里, 塔名放弓仗。恒水上流有一國, 國王小夫人生肉胎, 大夫人妒之, 言汝之生, 不祥之徵, 即盛以木函, 擲恒水中, 下流有國王遊觀, 見水上木函, 開看, 見千小兒端正殊好, 王取養之, 遂長大, 甚勇健, 所往征伐, 無不摧服。次欲伐父王本國, 王大愁憂, 小夫人問:何故愁憂?王曰:彼國王有千子, 勇健無比, 欲來伐吾國, 是以愁爾。小夫人言:勿愁, 但于城西作高樓。賊來時, 置我樓上, 則我能卻之。王如是言。賊到, 小夫人于樓上語賊云:汝是我子, 何故反作逆事?賊曰:汝是何人, 云是我母。小夫人曰:汝等若不信者, 盡張口仰向。小夫人即以兩手捋乳, 乳作五百道, 俱墜千子口中。賊知是母, 即放弓仗。父母作是思惟, 皆得辟支佛, 今其塔猶在, 後世尊成道, 告諸弟子, 是吾昔時放弓仗處。後人得知, 于此處立塔, 故以名焉。千小兒者, 即賢劫千佛也。
40 
河水:
釋氏《西域記》曰:恒曲中次東, 有僧迦扇柰揭城, 佛下三道寶階國也。
41 
河水:
《法顯傳》曰:恒水東南流, 逕僧迦施國南, 佛自忉利天東下三道寶階, 為母說法處。寶階既没, 阿育王于寶階處作塔, 後作石柱, 柱上作師子像, 外道少信, 師子為吼, 怖效心誠。恒水又東逕罽賓饒夷城, 城南接恒水, 城之西北六七里, 恒水北岸, 佛為諸弟子說法處。恒水又東南逕沙祗國北, 出沙祗城南門道東, 佛嚼楊枝刺土中, 生長七尺, 不增不減, 今猶尚在。恒水又東南, 逕迦維羅衛城北, 故淨王宮也。城東五十里有王園, 園有池水, 夫人入池洗浴, 出北岸二十步, 東向舉手, 扳樹生太子, 太子墮地, 行七步, 二龍吐水浴太子, 遂成井池。衆僧所汲養也。太子與難陀等撲象角力, 射箭入地, 今有泉水, 行旅所資飲也。
42 
河水:
釋氏《西域記》曰:城北三里恒水上, 父王迎佛處, 作浮圖, 作父抱佛像。
43 
河水:
《外國事》曰:迦維羅越國今無復王也。城池荒穢, 惟有空處, 有優婆塞姓釋, 可二十餘家, 是昔淨王之苗裔, 故為四姓, 住在故城中, 為優婆塞, 故尚精進, 猶有古風。彼日浮圖壞盡, 條王彌更脩治一浮圖, 私訶條王送物助成, 今有十二道人住其中, 太子始生時, 妙后所扳樹, 樹名須訶。阿育王以青石作后扳生太子像。昔樹無復有, 後諸沙門取昔樹栽種之, 展轉相承到今, 樹枝如昔, 尚蔭石像。又太子見行七步足跡, 今日文理見存。阿育王以青石挾足跡兩邊, 復以一長青石覆上。國人今日恒以香花供養, 尚見足七形, 文理分明。今雖有石覆無異。或人復以數重吉貝, 重覆貼著石上, 逾更明也。太子生時, 以龍王夾太子左右, 吐水浴太子, 見一龍吐水暖, 一龍吐水冷, 遂成二池, 今尚一冷一暖矣。太子未出家前十日, 出往王田閻浮樹下坐, 樹神以七寶奉太子, 太子不受, 于是思惟欲出家也。王田去宮一據, 據者, 晉言十里也。太子以三月十五日夜出家, 四天王來迎, 各捧馬足。爾時諸神天人側塞, 空中散天香花。此時以至河南摩强水, 即于此水邊作沙門。河南摩强水在迦維羅越北, 相去十由旬。此水在羅閱祗瓶沙國, 相去三十由旬。菩薩于是暫過, 瓶沙王出見菩薩。菩薩于瓶沙隨樓那果園中住一日, 日暮便去半達鉢愁宿。半達, 晉言白也;鉢愁, 晉言山也。白山北去瓶沙國十里, 明旦便去。暮宿曇蘭山, 去白山六由旬。于是徑詣貝多樹。貝多樹在閱祗北, 去曇蘭山二十里。太子年二十九出家, 三十五得道, 此言與《經》異, 故記所不同。竺法維曰:迦維衛國, 佛所生天竺國也。三千日月、萬二千天地之中央也。
44 
河水:
康泰《扶南傳》曰:昔范旃時, 有嘾楊國人家翔梨, 嘗從其本國到天竺, 展轉流賈至扶南, 為旃說天竺土俗, 道法流通, 金寶委積, 山川饒沃, 恣所欲, 左右大國, 世尊重之。旃問云:今去何時可到, 幾年可迴?梨言:天竺去此, 可三萬餘里, 往還可三年踰。及行, 四年方返, 以為天地之中也。恒水又東逕藍莫塔。塔邊有池, 池中龍守護之。阿育王欲破塔, 作八萬四千塔, 悟龍王所供, 知非世有, 遂止。此中空荒無人, 羣象以鼻取水灑地, 若蒼梧、會稽, 象耕、鳥耘矣。恒水又東至五河口, 蓋五水所會, 非所詳矣。阿難從摩竭國向毗舍利, 欲般泥洹, 諸天告阿闍世王, 王追至河上, 梨車聞阿難來, 亦復來迎, 俱到河上, 阿難思惟, 前則阿闍世王致恨, 卻則梨車復怨, 即于中河, 入火光三昧, 燒具兩般泥洹。身二分, 分各在一岸, 二王各持半舍利, 還起二塔。渡河南下一由巡, 到摩竭提國巴連弗邑, 邑即是阿育王所治之城。城中宮殿皆起牆闕, 雕文刻鏤, 累大石作山, 山下作石室, 長三丈, 廣二丈, 高丈餘, 有大乘婆羅門子, 名羅汰私婆, 亦名文殊師利, 住此城裏, 爽悟多智, 事無不達, 以清淨自居, 國王宗敬師事之。賴此一人, 宏宣佛法, 外不能陵。凡諸國中, 惟此城為大, 民人富盛, 競行仁義。阿育王壞七塔, 作八萬四千塔。最初作大塔, 在城南二里餘, 此塔前有佛跡, 起精舍, 北戶向塔, 塔南有石柱, 大四五圍, 高三丈餘, 上有《銘》, 題云:阿育王以閻浮提布施四方, 僧還以錢贖塔。塔北三百步, 阿育王于此作泥犂城, 城中有石柱, 亦高三丈餘, 上有師子柱, 有《銘》, 記作泥犂城因緣, 及年數日月。恒水又東南逕小孤石山, 山頭有石室, 石室南向, 佛昔坐其中, 天帝釋以四十二事問佛, 佛一一以指畫石, 畫跡故在。恒水又西逕王舍新城, 是阿闍世王所造, 出城南四里, 入谷至五山裏, 五山周圍, 狀若城郭, 即是蓱沙王舊城也。東西五六里, 南北七八里, 阿闍世王始欲害佛處。其城空荒, 又無人徑, 入谷傳山, 東南上十五里, 到耆闍崛山, 未至頂三里, 有石窟南向, 佛坐禪處。西北四十步, 復有一石窟, 阿難坐禪處。夭魔波旬化作雕鷲恐阿難, 佛以神力, 隔石舒手摩阿難肩, 怖即得止。鳥跡、手孔悉存, 故曰雕鷲窟也。其山峰秀端嚴, 是五山之最高也。釋氏《西域記》云:耆闍崛山在阿耨達王舍城東北, 西望其山, 有兩峰雙立, 相去二三里, 中道鷲鳥, 常居其嶺, 土人號曰耆闍崛山, 胡語耆闍, 鷲也。又竺法維云:羅閱祗國有靈鷲山, 胡語云耆闍崛山, 山是青石, 石頭似鷲鳥。阿育王使人鑿石, 假安兩翼、兩腳, 鑿治其身, 今見存, 遠望似鷲鳥形, 故曰靈鷲山也。數說不同, 遠邇亦異, 今以法顯親宿其山, 誦《首楞嚴》, 香華供養, 聞見之宗也。又西逕迦那城南三十里, 到佛苦行六年坐樹處, 有林木。西行三里, 到佛入水洗浴、天王按樹枝得扳出池處。又北行二里, 得彌家女奉佛乳糜處。從此北行二里, 佛于一大樹下石上, 東向坐食糜處, 樹石悉在, 廣長六尺, 高減二尺。國中寒暑均調, 樹木或數千歲, 乃至萬歲。從此東北行二十里, 到一石窟, 菩薩入中, 西向結跏趺坐, 心念:若我成道, 當有神驗。石壁上即有佛影見, 長三尺許, 今猶明亮。時天地大動, 諸天在空言:此非過去當來諸佛成道處, 去此西南行, 減半由旬, 貝多樹下, 是過去當來諸佛成道處。諸天導引菩薩起行, 離樹三十步, 天授吉祥草, 菩薩受之, 復行十五步, 五百青雀飛來, 繞菩薩三匝西去。菩薩前到貝多樹下, 敷吉祥草, 東向而坐。時魔王遣三玉女從北來試菩薩, 魔王自從南來。菩薩以足指按地, 魔兵卻散, 三女變為老姥, 不自服。佛于尼拘律樹下方石上東向坐, 梵天來詣佛處, 四天王捧鉢處皆立塔。
45 
河水:
《外國事》曰:毗婆梨, 佛在此一樹下六年, 長者女以金鉢盛乳糜上佛, 佛得乳糜, 住足尼連禪河浴。浴竟, 于河邊啖糜竟, 擲鉢水中, 逆流百步, 鉢没河中。迦梨郊龍王接取在宮供養, 先三佛鉢亦見。佛于河傍坐摩訶菩提樹, 摩訶菩提樹去貝多樹二里, 于此樹下七日, 思惟道成, 魔兵試佛。
46 
河水:
釋氏《西域記》曰:尼連水南注恒水, 水西有佛樹, 佛于此苦行, 日食糜六年。西去城五里許, 樹東河上, 即佛入水浴處。東上岸尼拘律樹下坐脩, 舍女上糜于此。于是西度水, 于六年樹南貝多樹下坐, 降魔得佛也。佛圖調曰:佛樹中枯, 其來時更生枝葉。竺法維曰:六年樹去佛樹五里, 書其異也。法顯從此東南行, 還巴連弗邑, 順恒水西下, 得一精舍, 名曠野, 佛所住處。復順恒水西下, 到迦尸國波羅柰城。竺法維曰:波羅柰國在迦維羅衛國南千二百里, 中間有恒水, 東南流, 佛轉法輪處, 在國北二十里, 樹名春浮, 維摩所處也。法顯曰:城之東北十里許, 即鹿野苑, 本辟支佛住此, 常有野鹿栖宿, 故以名焉。法顯從此還, 居巴連弗邑。又順恒水東行, 其南岸有瞻婆大國。
47 
河水:
釋氏《西域記》曰:恒曲次東, 有瞻婆國城, 南有卜佉蘭池, 恒水在北, 佛下說戒處也。恒水又逕波麗國, 即是佛外祖國也。法顯曰:恒水又東到多摩梨靬國, 即是海口也。
48 
河水:
釋氏《西域記》曰:大秦一名梨靬, 康泰《扶南傳》曰:從迦那調洲西南入大灣, 可七八百里, 乃到枝扈黎大江口, 度江逕西行, 極大秦也。又云:發拘利口, 入大灣中, 正西北入, 可一年餘, 得天竺江口, 名恒水。江口有國, 號擔袟, 屬天竺, 遣黃門字興為擔袟王。
49 
河水:
釋氏《西域記》曰:恒水東流入東海。蓋二水所注, 兩海所納, 自為東西也。《釋氏論》:佛圖調列《山海經》曰:西海之南, 流沙之濱, 赤水之後, 黑水之前, 有大山, 名崑崙。又曰:鍾山西六百里有崑崙山, 所出五水, 祖以《佛圖調傳》也。又近推得康泰《扶南傳》, 《傳》崑崙山正與調合。如《傳》, 自交州至天竺最近。泰《傳》亦知阿耨達山是崑崙山。釋云:賴得調《傳》, 豁然為解, 乃宣為《西域圖》, 以語法汰, 法汰以常見怪, 謂漢來諸名人, 不應河在敦煌南數千里, 而不知崑崙所在也。釋云:復書曰:按《穆天子傳》, 穆王于崑崙側、瑤池上觴西王母, 云去宗周瀍、澗, 萬有一千一百里, 何得不如調言?子今見泰《傳》, 非為前人不知也。而今以後, 乃知崑崙山為無熱丘, 何云乃胡國外乎?余考釋氏之言, 未為佳證。《穆天子》、《竹書》及《山海經》, 皆埋縕歲久, 編韋稀絶, 書策落次, 難以緝綴;後人假合, 多差遠意, 至欲訪地脈川, 不與《經》符, 驗程準途, 故自無會。釋氏不復根其衆歸之鴻致, 陳其細趣, 以辨其非, 非所安也。
50 
河水:
今按《山海經》曰:崑崙墟在西北, 帝之下都。崑崙之墟, 方八百里, 高萬仞, 上有木禾, 面有九井, 以玉為檻, 面有九門, 門有開明獸守之, 百神之所在。郭璞曰:此自別有小崑崙也。又按《淮南之書》, 崑崙之上, 有木禾、珠樹、玉樹、璇樹, 不死樹在其西, 沙棠、琅玕在其東, 絳樹在其南, 碧樹、瑤樹在其北。旁有四百四十門, 門間四里, 里間九純, 純丈五尺。旁有九井, 玉橫維其西北隅, 北門開, 以納不周之風。傾宮、旋室、縣圃、涼風、樊桐, 在崑崙閶闔之中, 是其疏圃, 疏圃之池, 浸之黃水。黃水三周復其源, 是謂丹水, 飲之不死。河水出其東北陬, 赤水出其東南陬, 洋水出其西北陬, 凡此四水, 帝之神泉, 以和百藥, 以潤萬物。崑崙之丘或上倍之, 是謂涼風之山, 登之而不死;或上倍之, 是謂玄圃之山, 登之乃靈, 能使風雨;或上倍之, 乃維上天, 登之乃神, 是謂太帝之居。禹乃以息土填鴻水, 以為名山, 掘崑崙虛以為下地。高誘曰:地或作池。則以髣髴近佛圖調之說。阿耨達六水, 蔥嶺、于闐二水之限, 與經史諸書, 全相乖異。又按《十洲記》, 崑崙山在西海之戌地, 北海之亥地。去岸十三萬里, 有弱水, 周帀繞山, 東南接積石圃, 西北接北戶之室, 東北臨大闊之井, 西南近承淵之谷。此四角大山, 寔崑崙之支輔也。積石圃南頭, 昔西王母告周穆王云, 去咸陽四十六萬里, 山高平地三萬六千里, 上有三角, 面方, 廣萬里, 形如偃盆, 下狹上廣。故曰崑崙山有三角。其一角正北, 干辰星之輝, 名曰閬風巔;其一角正西, 名曰玄圃臺;其一角正東, 名曰崑崙宮。其處有積金, 為天墉城, 面方千里, 城上安金臺五所, 玉樓十二。其北戶出山、承淵山, 又有墉城, 金臺玉樓, 相似如一。淵精之闕, 光碧之堂, 瓊華之室, 紫翠丹房, 景燭日暉, 朱霞九光, 西王母之所治, 真官仙靈之所宗, 上通旋機, 元氣流布, 玉衡常理, 順九天而調陰陽, 品物羣生, 希奇特出, 皆在于此, 天人濟濟, 不可具記。其北海外, 又有鍾山, 上有金臺玉闕, 亦元氣之所含, 天帝居治處也。考東方朔之言, 及《經》五萬里之文, 難言佛圖調、康泰之《傳》是矣。六合之內, 水澤之藏, 大非為巨, 小非為細, 存非為有, 隱非為無, 其所苞者廣矣。于中同名異域, 稱謂相亂, 亦不為寡。至如東海方丈, 亦有崑崙之稱, 西洲銅柱, 又有九府之治。
51 
河水:
東方朔《十洲記》曰:方丈在東海中央, 東西南北岸, 相去正等, 方丈面各五千里, 上專是羣龍所聚, 有金玉琉璃之宮, 三天司命所治處, 羣仙不欲升天者, 皆往來也。
52 
河水:
張華叙東方朔《神異經》曰:崑崙有銅柱焉, 其高入天, 所謂天柱也。圍三千里, 圓周如削, 下有迴屋, 仙人九府治。上有大鳥, 名曰希有, 南向, 張左翼覆東王公, 右翼覆西王母, 背上小處無羽, 萬九千里, 西王母歲登翼上, 之東王公也。故其柱銘曰:崑崙銅柱。其高入天, 圓周如削, 膚體美焉。其鳥銘曰:有鳥希有, 緑赤煌煌, 不鳴不食, 東覆東王公, 西覆西王母, 王母欲東, 登之自通, 陰陽相須, 惟會益工。
53 
河水:
《遁甲開山圖》曰:五龍見教, 天皇被跡, 望在無外柱州崑崙山上。榮氏《注》云:五龍治在五方, 為五行神。五龍降天皇兄弟十二人, 分五方為十二部, 法五龍之跡, 行無為之化。天下仙聖治, 在柱州崑崙山上, 無外之山在崑崙東南一萬二千里, 五龍、天皇皆出此中, 為十二時神也。
54 
河水:
《山海經》曰:崑崙之丘, 寔惟帝之下都, 其神陸吾, 是司天之九部, 及帝之囿時。然六合之內, 其苞遠矣。幽致沖妙, 難本以情, 萬像遐淵, 思絶根尋。自不登兩龍于雲轍, 騁八駿于龜途, 等軒轅之訪百靈, 方大禹之集會計, 儒墨之說, 孰使辨哉。
55 
河水:
又出海外, 南至積石山下, 有石門。
56 
河水:
《山海經》曰:河水入渤海, 又出海外, 西北入禹所導積石山。山在隴西郡河關縣西南羌中。余考羣書, 咸言河出崑崙, 重源潛發, 淪于蒲昌, 出于海水。
57 
河水:
故《洛書》曰:河自崑崙, 出于重野。謂此矣。逕積石而為中國河。
58 
河水:
故成公子安《大河賦》曰:覽百川之宏壯, 莫尚美于黃河;潛崑崙之峻極, 出積石之嵯峨。
59 
河水:
釋氏《西域記》曰:河自蒲昌, 潛行地下, 南出積石, 而《經》文在此, 似如不比, 積石宜在蒲昌海下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