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卷七》《濟水》

濟水:
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, 為沇水;
濟水:
《山海經》曰:王屋之山, 聯水出焉, 西北流, 注于泰澤。郭景純云:聯、沇聲相近, 即沇水也。潛行地下, 至共山南, 復出于東丘。今原城東北有東丘城。孔安國曰:泉源為沇, 流去為濟。
濟水:
《春秋說題辭》曰:濟, 齊也;齊, 度也, 貞也。
濟水:
《風俗通》曰:濟出常山房子縣贊皇山, 廟在東郡臨邑縣。濟者, 齊也, 齊其度量也。余按二濟同名, 所出不同, 鄉原亦別, 斯乃應氏之非矣。今濟水重源出軹縣西北平地, 水有二源:東源出原城東北, 昔晉文公伐原以信, 而原降, 即此城也。俗以濟水重源所發, 因復謂之濟源城。其水南逕其城東故縣之原鄉。杜預曰:沁水縣西北有原城者是也。南流與西源合。西源出原城西, 東流水注之。水出西南, 東北流注于濟。濟水又東逕原城南, 東合北水, 亂流東南注, 分為二水, 一水東南流, 俗謂之為衍水, 即沇水也。衍、沇聲相近, 傳呼失實也。濟水又東南, 逕絺城北而出于溫矣。其一水枝津南流, 注于湨。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勳掌谷, 俗謂之為白澗水, 南逕原城西。《春秋》:會于湨梁, 謂是水之墳梁也。
濟水:
《爾雅》曰:梁莫大于湨梁。梁, 水堤也。湨水又東南逕陽城東, 與南源合, 水出陽城南溪, 陽亦樊也。一曰陽樊。
濟水:
《國語》曰:王以陽樊賜晉, 陽人不服, 文公圍之。倉葛曰:陽有夏、商之嗣典, 樊仲之官守焉。君而殘之, 無乃不可乎。公乃出陽人。《春秋》, 樊氏叛, 惠王使虢公伐樊, 執仲皮歸于京師, 即此城也。其水東北流, 與漫流水合, 水出軹關南, 東北流, 又北注于湨, 謂之漫流口。湨水又東合北水, 亂流東南, 左會濟水枝渠。湨水又東逕鍾繇塢北, 世謂之鍾公壘。又東南, 塗溝水注之。水出軹縣西南山下, 北流東轉, 入軹縣故城中, 又屈而北流出軹郭。漢文帝元年, 封薄昭為侯國也。又東北流注于湨。湨水又東北逕波縣故城北。漢高帝封公上不害為侯國。湨水又東南流, 天漿澗水注之。水出軹南臯向城北, 城在臯上, 俗謂之韓王城, 非也。京相璠曰:或云今河內軹西有城, 名向, 今無。杜元凱《春秋釋地》亦言是矣。蓋相襲之向, 故不得以地名而無城也。
濟水:
闞駰《十三州志》曰:軹縣南山西曲有故向城, 即周向國也。
濟水:
《傳》曰:向姜不安于莒而歸者矣。
濟水:
汲郡《竹書紀年》曰:鄭侯使韓辰歸晉陽及向。二月, 城陽、向, 更名陽為河雍, 向為高平。即是城也。其水有二源俱導, 各出一溪, 東北流, 合為一川, 名曰天漿溪。又東北逕一故城, 俗謂之冶城, 水亦曰冶水。又東流注于湨。湨水又東南流, 右會同水, 水出南原下, 東北流逕白騎塢南, 塢在原上, 為二溪之會, 北帶深隍, 三面阻險, 惟西版築而已。東北流逕安國城西, 又東北注湨水。湨水東南逕安國城東, 又南逕毋辟邑西, 世謂之無比城, 亦曰馬鞞城, 皆非也。朝廷以居廢太子, 謂之河陽庶人。湨水又南注于河。
10 
濟水:
又東至溫縣西北, 為濟水。又東過其縣北,
11 
濟水:
濟水于溫城西北與故瀆分, 南逕溫縣故城西, 周畿內國, 司寇蘇忿生之邑也。《春秋·僖公十年》, 狄滅溫, 溫子奔衛, 周襄王以賜晉文公。濟水南歷虢公臺西。
12 
濟水:
《皇覽》曰:溫城南有虢公臺, 基趾尚存。濟水南流注于河。
13 
濟水:
郭緣生《述征記》曰:濟水逕河內溫縣注于河, 蓋沿歷之實證, 非為謬說也。濟水故瀆于溫城西北東南出, 逕溫城北, 又東逕虢公冢北。
14 
濟水:
《皇覽》曰:虢公冢在溫縣郭東, 濟水南大冢是也。濟水當王莽之世, 川瀆枯竭, 其後水流逕通, 津渠勢改, 尋梁脈水, 不與昔同。
15 
濟水:
屈從縣東南流, 過隤城西, 又南當鞏縣北, 南入于河。
16 
濟水:
濟水故瀆東南合奉溝水, 水上承朱溝于野王城西, 東南逕陽鄉城北, 又東南逕李城西。秦攻趙, 邯鄲且降, 傳舍吏子李同說平原君勝, 分家財饗士, 得敢死者三千人, 李同與赴秦軍, 秦軍退。同死, 封其父為李侯。故徐廣曰:河內平臯縣有李城, 即此城也。于城西南為陂水, 淹地百許頃, 蒹葭萑葦生焉, 號曰李陂。又逕隤城西, 屈而東北流, 逕其城北, 又東逕平臯城南。應劭曰:邢侯自襄國徙此。當齊桓公時, 衛人伐邢, 邢遷于夷儀, 其地屬晉, 號曰邢丘。以其在河之臯, 處勢平夷, 故曰平臯。瓚注《漢書》云:《春秋》, 狄人伐邢, 邢遷夷儀, 不至此也。今襄國西有夷儀城, 去襄國百餘里。平臯是邢丘, 非國也。余按《春秋·宣公六年》, 赤狄伐晉, 圍邢丘。昔晉侯送女于楚, 送之邢丘, 即是此處也, 非無城之言。
17 
濟水:
《竹書紀年》曰:梁惠成王三年, 鄭城邢丘。司馬彪《後漢·郡國志》云:縣有邢丘, 故邢國, 周公子所封矣。漢高帝七年, 封碭郡長項佗為侯國, 賜姓劉氏, 武帝以為縣。其水又南注于河也。
18 
濟水:
與河合流, 又東過成臯縣北, 又東過滎陽縣北, 又東至礫溪南, 東出過滎澤北。
19 
濟水:
《釋名》曰:濟, 濟也, 源出河, 北濟河而南也。
20 
濟水:
《晉地道志》曰:濟自大伾入河, 與河水鬬, 南泆為滎澤。
21 
濟水:
《尚書》曰:滎波既瀦。孔安國曰:滎澤波水以成遏瀦。闞駰曰:滎播, 澤名也。故呂忱云:播水在滎陽, 謂是水也。昔大禹塞其淫水而于滎陽下引河, 東南以通淮、泗, 濟水分河東南流。漢明帝之世, 司空伏恭薦樂浪人王景, 字仲通, 好學多藝, 善能治水。顯宗詔與謁者王吳始作浚儀渠, 吳用景法, 水乃不害, 此即景、吳所脩故瀆也。渠流東注, 浚儀故復, 謂之浚儀渠也。明帝永平十五年, 東巡至無鹽, 帝嘉景功, 拜河堤謁者。靈帝建寧四年, 于敖城西北壘石為門, 以遏渠口, 謂之石門, 故世亦謂之石門水。門廣十餘丈, 西去河三里, 石銘云:建寧四年十一月, 黃場石也。而主吏姓名, 磨滅不可復識。魏太和中, 又更脩之, 撤故增新, 石字淪落, 無復在者。水北有石門亭, 戴延之所云新築城, 城周三百步, 滎陽太守所鎮者也。水南帶三皇山, 即皇室山, 亦謂之為三室山也。濟水又東逕西廣武城北, 《郡國志》:滎陽縣有廣武城。城在山上, 漢所城也。高祖與項羽臨絶澗對語, 責羽十罪, 羽射高祖中胸處也。山下有水, 北流入濟, 世謂之柳泉也。濟水又東逕東廣武城北, 楚項羽城之。漢破曹咎, 羽還廣武, 為高壇, 置太公其上, 曰:漢不下, 吾烹之。高祖不聽, 將害之。項伯曰:為天下者不顧家, 但益怨耳。羽從之。今名其壇曰項羽堆。夾城之間, 有絶澗斷山, 謂之廣武澗。項羽叱婁煩于其上, 婁煩精魄喪歸矣。濟水又東逕敖山北, 《詩》所謂薄狩于敖者也。其山上有城, 即殷帝仲丁之所遷也。
22 
濟水:
皇甫謐《帝王世紀》曰:仲丁自亳徙囂于河上者也。或曰敖矣。秦置倉于其中, 故亦曰敖倉城也。濟水又東合滎瀆, 瀆首受河水, 有石門, 謂之為滎口石門也, 而地形殊卑, 蓋故滎播所導, 自此始也。門南際河, 有故碑云:惟陽嘉三年二月丁丑, 使河堤謁者王誨, 疏達河川, 遹荒庶土, 往大河衝塞, 侵齧金堤, 以竹籠石葺土而為堨, 壞隤無已, 功消億萬, 請以濱河郡徒, 疏山采石壘以為障。功業既就, 徭役用息, 未詳詔書, 許誨立功府卿, 規基經始, 詔策加命, 遷在沇州, 乃簡朱軒, 授使司馬登, 令纘茂前緒, 稱遂休功。登以伊、洛合注大河, 南則緣山, 東過大伾, 回流北岸, 其勢鬱懞, 濤怒湍急激疾, 一有決溢, 彌原淹野, 蟻孔之變, 害起不測, 蓋自姬氏之所常蹙。昔崇鯀所不能治, 我二宗之所劬勞。于是乃跋涉躬親, 經之營之, 比率百姓, 議之于臣, 伐石三谷, 水匠致治, 立激岸側, 以捍鴻波, 隨時慶賜, 說以勸之, 川無滯越, 水土通演, 役未踰年, 而功程有畢, 斯乃元勳之嘉課, 上德之弘表也。昔禹脩九道, 《書》録其功;后稷躬稼, 《詩》列于《雅》。夫不憚勞謙之勤, 夙興厥職, 充國惠民, 安得湮没而不章焉。故遂刊石記功, 垂示于後。其辭云云。使河堤謁者山陽東緡司馬登, 字伯志;代東萊曲成王誨, 字孟堅;河內太守宋城向豹, 字伯尹;丞汝南鄧方, 字德山;懷令劉丞, 字季意;河堤掾匠等造。陳留浚儀邊韶, 字孝先頌。石銘歲遠, 字多淪缺, 其所滅, 蓋闕如也。滎瀆又東南流, 注于濟, 今無水。次東得宿須水口, 水受大河, 渠側有扈亭水, 自亭東南流, 注于濟, 今無水。宿須在河之北, 不在此也, 蓋名同耳。自西緣帶山隰, 秦、漢以來, 亦有通否。濟水與河渾濤東注。晉太和中, 桓溫北伐, 將通之, 不果而還。義熙十三年, 劉公西征, 又命寧朔將軍劉遵考仍此渠而漕之, 始有激湍東注, 而終山崩雍塞, 劉公于北十里更鑿故渠通之。今則南瀆通津, 川澗是導耳。濟水于此, 又兼邲目。《春秋·宣公十三年》, 晉、楚之戰, 楚軍于邲。即是水也。音卞。京相璠曰:在敖北。濟水又東逕滎陽縣北, 曹太祖與徐榮戰, 不利, 曹洪授馬于此處也。濟水又東, 礫石溪水注之。水出滎陽城西南李澤, 澤中有水, 即古馮池也。
23 
濟水:
《地理志》曰:滎陽縣馮池在西南是也。東北流, 歷敖山南。《春秋》, 晉、楚之戰, 設伏于敖前, 謂是也。逕虢亭北, 池水又東北逕滎陽縣北斷山, 東北注于濟, 世謂之礫石澗, 即《經》所謂礫溪矣。《經》云濟出其南, 非也。濟水又東, 索水注之, 水出京縣西南嵩渚山, 與東關水同源分流, 即古旃然水也。其水東北流, 器難之水注之。
24 
濟水:
《山海經》曰:少陘之山, 器難之水出焉, 而北流注于侵水。即此水也。其水北流逕金亭, 又北逕京縣故城西, 入于旃然之水。城, 故鄭邑也。莊公以居弟段, 號京城大叔。祭仲曰:京城過百雉, 國之害也。城北有壇山岡。《趙世家》成侯二十年, 魏獻滎陽, 因以為壇臺岡也。其水亂流, 北逕小索亭西。京相璠曰:京有小索亭。《世語》以為本索氏兄弟居此, 故號小索者也。又為索水。索水又北逕大柵城東, 晉滎陽民張卓、董邁等遭荒, 鳩聚流雜保固, 名為大柵塢。至太平真君八年, 豫州刺史崔白, 自虎牢移州治此, 又東開廣舊城, 創制改築焉。太和十七年, 遷都洛邑, 省州置郡。索水又屈而西流, 與梧桐澗水合, 水出西南梧桐谷, 東北流注于索。斯水亦時有通塞, 而不常流也。索水又北屈, 東逕大索城南, 《春秋傳》曰:鄭子皮勞叔向于索氏, 即此城也。《晉地道志》所謂京有大索、小索亭。《漢書》京、索之間也。索水又東逕虢亭南。應劭曰:滎陽, 故虢公之國也, 今虢亭是矣。
25 
濟水:
司馬彪《郡國志》曰:縣有虢亭, 俗謂之平桃城。城內有大冢, 名管叔冢, 或亦謂之為號咷城, 非也。蓋號、虢字相類, 字轉失實也。
26 
濟水:
《風俗通》曰:俗說高祖與項羽戰于京、索, 遁于薄中, 羽追求之, 時鳩止鳴其上, 追之者以為必無人, 遂得脫。及即位, 異此鳩, 故作鳩杖以扶老。案《廣志》, 楚鳩一名嘷啁, 號咷之名, 蓋因鳩以起目焉, 所未詳也。索水又東北流, 須水右入焉。水近出京城東北二里榆子溝, 亦曰柰榆溝也, 又或謂之為小索水。東北流, 木蓼溝水注之, 水上承京城南淵, 世謂之車輪淵, 淵水東北流, 謂之木蓼溝。又東北入于須水。須水又東北流, 于滎陽城西南北注索。索水又東逕滎陽縣故城南。漢王之困滎陽也, 紀信曰:臣詐降楚王, 宜閒出。信乃乘王車出東門, 稱漢降楚。楚軍稱萬歲, 震動天地, 王與數十騎出西門得免楚圍。羽見信大怒, 遂烹之。信冢在城西北三里。
27 
濟水:
故蔡伯喈《述征賦》曰:過漢祖之所隘, 弔紀信于滎陽。其城跨倚岡原, 居山之陽, 王莽立為祈隊, 備周六隊之制。魏正始三年, 歲在甲子, 被癸丑詔書, 割河南郡縣, 自鞏、闕以東, 創建滎陽郡, 並戶二萬五千, 以南鄉筑陽縣亭侯李勝, 字公昭, 為郡守。故原武典農校尉, 政有遺惠, 民為立祠于城北五里, 號曰李君祠。廟前有石蹠, 蹠上有石的, 《石的銘》具存。其略曰:百族欣戴, 咸推厥誠。今猶祀禱焉。索水又東逕周苛冢北。漢祖之出滎陽也, 令御史大夫周苛守之, 項羽拔滎陽獲苛曰:吾以公為上將軍, 封三萬戶侯, 能盡節乎?苛瞋目罵羽, 羽怒, 烹之。索水又東流, 北屈西轉, 北逕滎陽城東, 而北流注濟水。杜預曰:旃然水出滎陽成臯縣, 東入汳。《春秋·襄公十八年》, 楚伐鄭, 右師涉潁, 次于旃然, 即是水也。濟渠水斷汳溝, 惟承此始, 故云汳受旃然矣。亦謂之鴻溝水, 蓋因漢、楚分王, 指水為斷故也。
28 
濟水:
《郡國志》曰:滎陽有鴻溝水是也。蓋因城地而變名, 為川流之異目。濟水又東逕滎澤北, 故滎水所都也。京相璠曰:滎澤在滎陽縣東南與濟隧合。濟隧上承河水于卷縣北河, 南逕卷縣故城東, 又南逕衡雍城西。《春秋左傳·襄公十一年》, 諸侯伐鄭, 西濟于濟隧。杜預闕其地, 而曰水名也。京相璠曰:鄭地也。言濟水自滎澤中北流, 至衡雍西, 與出河之濟會, 南出新鄭百里, 斯蓋滎播、河、濟, 往復逕通矣。出河之濟, 即陰溝之上源也。濟隧絶焉。故世亦或謂其故道為十字溝。自于岑造八激堤于河陰, 水脈徑斷, 故瀆難尋, 又南會于滎澤。然水既斷, 民謂其處為滎澤。《春秋》:衛侯及翟人戰于榮澤, 而屠懿公, 弘演報命納肝處也。有垂隴城, 濟瀆出其北。《春秋·文公二年》, 晉士縠盟于垂隴者也。京相璠曰:垂隴, 鄭地。今滎陽東二十里有故垂隴城, 即此是也。世謂之都尉城, 蓋滎陽典農都尉治, 故變垂隴之名矣。瀆際又有沙城, 城左佩濟瀆。《竹書紀年》:梁惠成王九年, 王會鄭釐侯于巫沙者也。瀆際有故城, 世謂之水城。《史記》:秦昭王三十二年, 魏冉攻魏, 走芒卯, 入北宅, 即故宅陽城也。
29 
濟水:
《竹書紀年》曰:惠成王十三年, 王及鄭釐侯盟于巫沙, 以釋宅陽之圍, 還釐于鄭者也。《竹書紀年》:晉出公六年, 齊、鄭伐衛, 荀瑤城宅陽。俗言水城, 非矣。濟水自澤東出, 即是始矣。王隱曰:河決為滎, 濟水受焉。故有濟堤矣。謂此濟也。濟水又東南逕釐城東, 《春秋經》書公會鄭伯于時來, 《左傳》所謂釐也。京相璠曰:今滎陽縣東四十里有故釐城也。濟水右合黃水, 水發源京縣黃堆山, 東南流, 名祝龍泉, 泉勢沸湧, 狀若巨鼎揚湯。西南流, 謂之龍項口, 世謂之京水也。又屈而北注, 魚子溝水入焉, 水出石暗澗。東北流, 又北與濏濏水合, 水出西溪東流, 水上有連理樹, 其樹, 柞櫟也, 南北對生, 凌空交合, 溪水歷二樹之間, 東流注于魚水, 魚水又屈而西北注黃水。黃水又北逕高陽亭東, 又北至故市縣, 重泉水注之。水出京城西南小陘山, 東北流, 又北流逕高陽亭西, 東北流注于黃水。又東北逕故市縣故城南。漢高帝六年, 封閻澤赤為侯國, 河南郡之屬縣也。黃水又東北到滎澤南, 分為二水:一水北入滎澤, 下為船塘, 俗謂之郟城陂, 東西四十里, 南北二十里。
30 
濟水:
《竹書·穆天子傳》曰:甲寅, 天子浮于滎水, 乃奏廣樂是也。一水東北流, 即黃雀溝矣。
31 
濟水:
《穆天子傳》曰:壬寅, 天子東至于雀梁者也。又東北與靖水枝津合, 二水之會為黃淵, 北流注于濟水。
32 
濟水:
又東過陽武縣南,
33 
濟水:
濟水又東南流入陽武縣, 歷長城東南流, 𦿆渠出焉。濟水又東北流, 南濟也。逕陽武縣故城南, 王莽更名之曰陽桓矣。又東為白馬淵, 淵東西二里, 南北百五十步, 淵流名為白馬溝。又東逕房城北。
34 
濟水:
《穆天子傳》曰:天子里甫田之路, 東至于房。疑即斯城也。郭《注》以為趙郡房子也。余謂穆王里鄭甫而郭以趙之房邑為疆, 更為非矣。濟水又東逕封丘縣南, 又東逕大梁城北, 又東逕倉垣城, 又東逕小黃縣之故城北。縣有黃亭, 說濟又謂之曰黃溝。縣, 故陽武之東黃鄉也, 故水以名縣。沛公起兵野戰, 喪皇妣于黃鄉。天下平定, 乃使使者以梓宮招魂幽野。于是丹虵自水濯洗, 入于梓宮, 其浴處有遺髮焉。故謚曰昭靈夫人, 因作寢以寧神也。濟水又東逕東昬縣故城北, 陽武縣之戶牖鄉矣。漢丞相陳平家焉。平少為社宰, 以善均肉稱, 今民祠其社。平有功于高祖, 封戶牖侯, 是後置東昬縣也, 王莽改曰東明矣。濟水又東逕濟陽縣故城南, 故武父城也。城在濟水之陽, 故以為名, 王莽改之曰濟前者也。光武生濟陽宮, 光明照室, 即其處也。
35 
濟水:
《東觀漢記》曰: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濟陽縣, 是歲有嘉禾生, 一莖九穗, 大于凡禾, 縣界大熟, 因名曰秀。
36 
濟水:
又東過封丘縣北,
37 
濟水:
北濟也。自滎澤東逕滎陽卷縣之武脩亭南, 《春秋左傳·成公十年》, 鄭子然盟于脩澤者也, 鄭地矣。杜預曰:卷東有武脩亭。濟水又東逕原武縣故城南, 《春秋》之原圃也。
38 
濟水:
《穆天子傳》曰:祭父自圃鄭來謁天子, , 庚午, 天子飲于洧上, 乃遣祭父如圃鄭是也。王莽之原桓矣。濟瀆又東逕陽武縣故城北, 又東絶長城。按《竹書紀年》:梁惠成王十二年, 龍賈率師築長城于西邊。自亥谷以南, 鄭所城矣。《竹書紀年》云:是梁惠成王十五年築也。
39 
濟水:
《郡國志》曰:長城自卷逕陽武到密者是矣。濟瀆又東逕酸棗縣之烏巢澤, 澤北有故市亭。
40 
濟水:
《晉太康地記》曰:澤在酸棗之東南, 昔曹太祖納許攸之策, 破袁紹運處也。濟瀆又東逕封丘縣北, 南燕縣之延鄉也, 其在《春秋》為長丘焉。應劭曰:《左傳》, 宋敗狄于長丘, 獲長狄緣斯是也。漢高帝封翟于為侯國, 濮水出焉。濟瀆又東逕大梁城之赤亭北而東注。
41 
濟水:
又東過平丘縣南,
42 
濟水:
北濟也。縣, 故衛地也。《春秋·魯昭公十三年》, 諸侯盟于平丘是也。縣有臨濟亭, 田儋死處也。又有曲濟亭, 皆臨側濟水者。
43 
濟水:
又東過濟陽縣北,
44 
濟水:
北濟也, 自武父城北。闞駰曰:在縣西北, 鄭邑也。東逕濟陽縣故城北, 圈稱《陳留風俗傳》曰:縣, 故宋地也。《竹書紀年》:梁惠成王三十年, 城濟陽。漢景帝中六年, 封梁孝王子明為濟川王。應昭曰:濟川, 今陳留濟陽縣是也。
45 
濟水:
又東過冤朐縣南, 又東過定陶縣南,
46 
濟水:
南濟也, 濟瀆自濟陽縣故城南, 東逕戎城北。《春秋·隱公二年》, 公會戎于潛。杜預曰:陳留濟陽縣東南有戎城是也。濟水又東北, 菏水東出焉。濟水又東北逕冤朐縣故城南, 呂后元年, 封楚元王子劉執為侯國, 王莽之濟平亭也。濟水又東逕秦相魏冉冢南。冉, 秦宣太后弟也。代客卿壽燭為相, 封于穰, 益封于陶, 號曰穰侯, 富于王室。范雎說秦, 秦王悟其擅權, 免相, 就封出關, 輜重千乘, 卒于陶, 而因葬焉, 世謂之安平陵, 墓南崩碑尚存。濟水又東北逕定陶恭王陵南, 漢哀帝父也。帝即位, 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, 上曰:宜起陵于恭皇之園, 遂葬定陶, 貴震山東。王莽秉政, 貶號丁姬, 開其槨戶, 火出焱四五丈, 吏卒以水沃滅, 乃得入, 燒燔槨中器物, 公卿遣子弟及諸生、四夷十餘萬人, 操持作具, 助將作掘, 平共王母傅太后墳及丁姬冢, 二旬皆平。莽又周棘其處, 以為世戒云。時有羣燕數千, 銜土投于丁姬竁中, 今其墳冢, 巍然尚秀, 隅阿相承, 列郭數周, 面開重門, 南門內夾道有崩碑二所, 世尚謂之丁昭儀墓, 又謂之長隧陵。蓋所毀者, 傅太后陵耳。丁姬墳墓, 事與書違, 不甚過毀, 未必一如史說也。墳南, 魏郡治也。世謂之左城, 亦名之曰葬城, 蓋恭王之陵寢也。濟水又東北逕定陶縣故城南, 側城東注。縣, 故三鬷國也。湯追桀, 伐三鬷, 即此。周武王封弟叔振鐸之邑, 故曹國也。漢宣帝甘露二年, 更濟陰為定陶國, 王莽之濟平也。戰國之世, 范蠡既雪會稽之恥, 乃變姓名寓之于陶, 為朱公。以陶天下之中, 諸侯四通, 貨物之所交易也。治產致千金, 富好行德, 子孫修業, 遂致巨萬。故言富者, 皆曰陶朱公也。
47 
濟水:
又屈從縣東北流,
48 
濟水:
南濟也。又東北右合菏水, 水上承濟水于濟陽縣東, 世謂之五丈溝。又東逕陶丘北。
49 
濟水:
《地理志》曰:《禹貢》, 陶丘在定陶西南。陶丘亭在南, 墨子以為釜丘也。《竹書紀年》:魏襄王十九年, 薛侯來會王于釜丘者也。《尚書》所謂導菏水自陶丘北, 謂此也。菏水東北出于定陶縣北, 屈左合氾水, 氾水西分濟瀆, 東北逕濟陰郡南。
50 
濟水:
《爾雅》曰:濟別為濋。呂忱曰:水決復入為氾。廣異名也。氾水又東合于菏瀆。昔漢高祖既定天下, 即帝位于定陶氾水之陽。張晏曰:氾水在濟陰界, 取其氾愛弘大而潤下也。氾水之名, 于是乎在矣。菏水又東北逕定陶縣南, 又東北, 右合黃水枝渠, 渠上承黃溝, 東北合菏而北注濟瀆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