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卷二十八》《沔水》

沔水:
又東過堵陽縣, 堵水出自上粉縣, 北流注之。
沔水:
堵水出建平郡界故亭谷, 東歷新城郡。郡, 故漢中之房陵縣也。世祖建武元年, 封鄧晨為侯國也。漢末以為房陵郡, 魏文帝合房陵、上庸、西城, 立以為新城郡, 以孟達為太守, 治房陵故縣。有粉水, 縣居其上, 故曰上粉縣也。堵水之旁有別溪, 岸側土色鮮黃, 乃云可噉;有言飲此水者, 令人無病而壽, 豈其信乎?又有白馬山, 山石似馬, 望之逼真。側水謂之白馬塞, 孟達為守, 登之而歎曰:劉封、申耽據金城千里, 而更失之乎!為《上堵吟》, 音韻哀切, 有惻人心, 今水次尚歌之。堵水又東北逕上庸郡, 故庸國也。《春秋·文公十六年》, 楚人、秦人、巴人滅庸。庸小國, 附楚。楚有災不救, 舉羣蠻以叛, 故滅之以為縣, 屬漢中郡, 漢末又分為上庸郡, 城三面際水。堵水又東逕方城亭西, 東北歷㠁山下, 而北逕堵陽縣南, 北流注于漢, 謂之堵口。漢水又東, 謂之澇灘, 冬則水淺而下多大石。又東為淨灘, 夏水急盛, 川多湍洑, 行旅苦之。故諺曰:冬澇夏淨, 斷官使命。言二灘阻礙。
沔水:
又東過鄖鄉南,
沔水:
漢水又東逕鄖鄉縣南之西山, 上有石蝦蟇, 倉卒看之, 與真不別。漢水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, 謂之鄖鄉灘。縣, 故黎也, 即長利之鄖鄉矣。
沔水:
《地理志》曰:有鄖關。李奇以為鄖子國。晉太康五年, 立以為縣。漢水又東逕琵琶谷口, 梁、益二州分境于此, 故謂之琵琶界也。
沔水:
又東北流, 又屈東南, 過武當縣東北,
沔水:
縣西北四十里, 漢水中有洲, 名滄浪洲。庾仲雍《漢水記》謂之千齡洲。非也, 是世俗語訛, 音與字變矣。
沔水:
《地說》曰:水出荊山, 東南流為滄浪之水, 是近楚都。
沔水:
故《漁父歌》曰:滄浪之水清兮, 可以濯我纓;滄浪之水濁兮, 可以濯我足。余按《尚書·禹貢》言:導漾水, 東流為漢, 又東為滄浪之水。不言過而言為者, 明非他水決入也。蓋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耳。纏絡鄢、郢, 地連紀、鄀, 咸楚都矣。漁父歌之, 不違水地, 考按經傳, 宜以《尚書》為正耳。漢水又東為佷子潭, 譚中有石磧洲, 長六十丈, 廣十八丈, 世亦以此洲為佷子葬父于斯, 故潭得厥目焉, 所未詳也。漢水又東南逕武當縣故城北, 世祖封鄧晨子棠為侯國。內有一碑, 文字磨滅, 不可復識, 俗相傳言, 是《華君銘》, 亦不詳華君何代之士。漢水又東, 平陽川水注之, 水出縣北伏親山, 南歷平陽川, 逕平陽故城下, 又南流注于沔。沔水又東南逕武當縣故城東, 又東, 曾水注之。水導源縣南武當山, 一曰太和山, 亦曰㠁上山, 山形特秀, 又曰仙室。
10 
沔水:
《荊州圖副記》曰:山形特秀, 異于衆嶽, 峯首狀博山香爐, 亭亭遠出, 藥食延年者萃焉。晉咸和中, 歷陽謝允, 舍羅邑宰隱遁斯山, 故亦曰謝羅山焉。曾水發源山麓, 逕越山陰, 東北流注于沔, 謂之曾口。沔水又東逕龍巢山下, 山在沔水中, 高十五丈, 廣員一里二百三十步, 山形峻峭, 其上秀林茂木, 隆冬不凋。
11 
沔水:
又東南過涉都城東北,
12 
沔水:
故鄉名也。按《郡國志》, 筑陽縣有涉都鄉者也。漢武帝元封元年, 封南海守降侯子嘉為侯國。均水于縣入沔, 謂之均口也。
13 
沔水:
又東南過酇縣之西南,
14 
沔水:
縣治故城, 南臨沔水, 謂之酇頭。漢高帝五年, 封蕭何為侯國也。薛瓚曰:今南鄉酇頭是也。
15 
沔水:
《茂陵書》曰:在南陽。王莽更名南庚者也。
16 
沔水:
又南過穀城東, 又南過陰縣之西,
17 
沔水:
沔水東逕穀城南而不逕其東矣。城在穀城山上, 春秋穀伯綏之邑也。墉闉頹毀, 基塹亦存。沔水又東南逕陰縣故城西, 故下陰也。《春秋·昭公十九年》, 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是也。縣東有冢。縣令濟南劉熹, 字德怡, 魏時宰縣, 雅好博古, 教學立碑, 載生徒百有餘人, 不終業而夭者, 因葬其地, 號曰「生墳」。沔水又東南得洛溪口, 水出縣西北集池陂, 東南流逕洛陽城, 北枕洛溪, 溪水東南注沔水也。
18 
沔水:
又南過筑陽縣東, 筑水出自房陵縣, 東過其縣南流注之。
19 
沔水:
沔水又南, 汎水注之, 水出梁州閬陽縣。魏遣夏侯淵與張郃下巴西, 進軍宕渠, 劉備軍汎口, 即是水所出也。張飛自別道襲張郃于此水, 郃敗, 棄馬升山, 走還漢中。汎水又東逕巴西, 歷巴渠北新城、上庸, 東逕汎陽縣故城南, 晉分筑陽立。自縣以上, 山深水急, 枉渚崩湍, 水陸徑絶。又東逕學城南, 梁州大路所由也。舊說昔者有人立學都于此, 值世荒亂, 生徒罔依, 遂共立城以禦難, 故城得厥名矣。汎水又東流注于沔, 謂之汎口也。沔水又南逕闕林山東, 本郡陸道之所由, 山東有二碑, 其一即記闕林山。文曰:君國者不躋高堙下。先時, 或斷山岡以通平道, 民多病, 守長冠軍張仲瑜乃與邦人築斷故山道, 作此銘。其一《郭先生碑》, 先生名輔, 字甫成, 有孝友悅學之美, 其女為立碑于此, 竝無年號, 皆不知何代人也。沔水又南逕筑陽縣東, 又南, 筑水注之, 杜預以為彭水也。水出梁州新城郡魏昌縣界, 縣以黃初中分房陵立, 筑水東南流逕筑陽縣, 水中有孤石挺出, 其下澄潭, 時有見此石根如竹根而黃色, 見者多凶, 相與號為承受石, 所未詳也。筑水又東逕筑陽縣故城南, , 故楚附庸也。秦平鄢、郢, 立以為縣, 王莽更名之曰宜禾也。建武二十八年, 世祖封吳盱為侯國。筑水又東流注于沔, 謂之筑口。沔水又南逕高亭山東, 山有靈焉, 士民奉之, 所請有驗。沔水又東為漆灘, 新野郡山都縣與順陽筑陽分, 界于其灘矣。
20 
沔水:
又東過山都縣東北,
21 
沔水:
沔南有固城, 城側沔川, 即新野山都縣治也, 舊南陽之赤鄉矣。秦以為縣。漢高后四年, 封衛將軍王恬啓為侯國。沔北有和城, 即《郡國志》所謂武當縣之和城聚, 山都縣舊嘗治此, 故亦謂是處為故縣灘。沔水北岸數里有大石激, 名曰五女激, 或言女父為人所害, 居固城, 五女思復父怨, 故立激以攻城。城北今淪于水。亦云有人葬沔北, 墓宅將為水毀, 其人五女無男, 皆悉巨富, 共脩此激以全墳宅。然激作甚工。又云女嫁為陰縣佷子婦, 家貲萬金, 而自少小不從父語, 父臨亡, 意欲葬山上, 恐兒不從, 故倒言葬我著渚下石磧上。佷子曰:我由來不奉教, 今從語, 遂盡散家財作石冢, 積土繞之成一洲, 長數百步, 元康中始為水所壞, 今石皆如半榻許, 數百枚聚在水中。佷子是前漢人。襄陽太守胡烈有惠化, 補塞堤決, 民賴其利, 景元四年九月, 百姓刊石銘之, 樹碑于此。沔水又東偏淺, 冬月可涉渡, 謂之交湖, 兵戎之交, 多自此濟。晉永康中得鳴石于此, 水撞之聲聞數里。沔水又東逕樂山北, 昔諸葛亮好為《梁甫吟》, 每所登遊, 故俗以樂山為名。沔水又東逕隆中, 歷孔明舊宅北, 亮語劉禪云:先帝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 咨臣以當世之事。即此宅也。車騎沛國劉季和之鎮襄陽也, 與犍為人李安共觀此宅, 命安作《宅銘》云:天子命我于沔之陽, 聽鼓鞞而永思, 庶先哲之遺光。後六十餘年, 永平之五年, 習鑿齒又為其宅銘焉。
22 
沔水:
又東過襄陽縣北,
23 
沔水:
沔水又東逕萬山北, 山上有《鄒恢碑》, 魯宗之所立也。山下潭中有《杜元凱碑》, 元凱好尚後名, 作兩碑竝述己功, 一碑沈之峴山水中, 一碑下之于此潭, 曰:百年之後, 何知不深谷為陵也。山下水曲之隈, 云漢女昔遊處也。
24 
沔水:
故張衡《南都賦》曰:遊女弄珠于漢皋之曲。漢皋, 即萬山之異名也。沔水又東合檀溪水, 水出縣西柳子山下, 東為鴨湖, 湖在馬鞍山東北, 武陵王愛其峯秀, 改曰望楚山。溪水自湖兩分, 北渠即溪水所導也。北逕漢陰臺西, 臨流望遠, 按眺農圃, 情邈灌蔬, 意寄漢陰, 故因名臺矣。又北逕檀溪, 謂之檀溪水, 水側有沙門釋道安寺, 即溪之名, 以表寺目也。溪之陽有徐元直、崔州平故宅, 悉人居, 故習鑿齒《與謝安書》云:每省家舅, 縱目檀溪, 念崔、徐之友, 未嘗不撫膺躊躇, 惆悵終日矣。溪水傍城北注, 昔劉備為景升所謀, 乘的顱馬西走, 墜于斯溪。西去城里餘, 北流注于沔。一水東南出, 應劭曰:城在襄水之陽, 故曰襄陽。是水當即襄水也。城北枕沔水, 即襄陽縣之故城也, 王莽之相陽矣。楚之北津戍也, 今大城西壘是也。其土古鄢、鄀、盧、羅之地, 秦滅楚, 置南郡, 號此為北部。建安十三年, 魏武平荊州, 分南郡立為襄陽郡, 荊州刺史治。邑居殷賑, 冠蓋相望, 一都之會也。城南門道東有三碑:一碑是《晉太傅羊祜碑》, 一碑是《鎮南將軍杜預碑》, 一碑是《安南將軍劉儼碑》, 竝是學生所立。城東門外二百步劉表墓, 太康中為人所發見, 表夫妻其屍儼然, 顏色不異, 猶如平生。墓中香氣遠聞三四里中, 經月不歇。今墳冢及祠堂猶高顯整頓。城北枕沔水, 水中常苦蛟害, 襄陽太守鄧遐負其氣果, 拔劒入水, 蛟繞其足, 遐揮劒斬蛟, 流血丹水, 自後患除, 無復蛟難矣。昔張公遇害, 亦亡劒于是水。後雷氏為建安從事, 逕踐瀨溪, 所留之劒, 忽于其懷躍出落水, 初猶是劒, 後變為龍。故吳均《劒騎詩》云:劒是兩蛟龍。張華之言不孤為驗矣。沔水又逕平魯城南, , 魯宗之所築也, 故城得厥名矣。東對樊城, , 仲山甫所封也。《漢晉春秋》稱:桓帝幸樊城, 百姓莫不觀, 有一老父獨耕不輟, 議郎張溫使問焉, 父笑而不答, 溫因與之言, 問其姓名, 不告而去。城周四里, 南半淪水, 建安中, 關羽圍于禁于此城, 會沔水泛溢, 三丈有餘, 城陷禁降, 龐德奮劒, 乘舟投命于東岡。魏武曰:吾知于禁三十餘載, 至臨危授命, 更不如龐德矣。城西南有曹仁《記水碑》, 杜元凱重刊, 其後書伐吳之事也。
25 
沔水:
又從縣東屈西南, 淯水從北來注之。
26 
沔水:
襄陽城東有東白沙, 白沙北有三洲, 東北有宛口, 即淯水所入也。沔水中有魚梁洲, 龐德公所居, 士元居漢之陰, 在南白沙, 世故謂是地為白沙曲矣。司馬德操宅洲之陽, 望衡對宇, 歡情自接, 泛舟褰裳, 率爾休暢, 豈待還桂柁于千里, 貢深心于永思哉!水南有層臺, 號曰景升臺, 蓋劉表治襄陽之所築也。言表盛遊于此, 常所止憩, 表性好鷹, 嘗登此臺, 歌《野鷹來曲》, 其聲韻似孟達《上堵吟》矣。沔水又逕桃林亭東, 又逕峴山東, 山上有桓宣所築城, 孫堅死于此。又有《桓宣碑》。羊祜之鎮襄陽也, 與鄒潤甫嘗登之, 及祜薨, 後人立碑于故處, 望者悲感, 杜元凱謂之《墮淚碑》。山上又有《征南將軍胡羆碑》, 又有《征西將軍周訪碑》, 山下水中, 杜元凱沉碑處。沔水又東南逕蔡洲, 漢長水校尉蔡瑁居之, 故名蔡洲。洲東岸西, 有洄湖, 停水數十畮, 長數里, 廣減百步, 水色常緑。楊儀居上洄, 楊顒居下洄, 與蔡洲相對。在峴山南廣昌里, 又與襄陽湖水合, 水上承鴨湖, 東南流逕峴山西, 又東南流注白馬陂, 水又東入侍中襄陽侯習郁魚池。郁依范蠡《養魚法》作大陂, 陂長六十步, 廣四十步, 池中起釣臺, 池北亭, 郁墓所在也。列植松篁于池側沔水上, 郁所居也。又作石洑逗引大池水于宅北作小魚池, 池長七十步, 廣二十步。西枕大道, 東北二邊限以高堤, 楸竹夾植, 蓮芡覆水, 是遊宴之名處也。山季倫之鎮襄陽, 每臨此池, 未嘗不大醉而還, 恒言此是我高陽池。故時人為之歌曰:山公出何去?往至高陽池, 日暮倒載歸, 酩酊無所知。其水下入沔。沔水西又有孝子墓, 河南秦氏性至孝, 事親無倦, 親没之後, 負土成墳, 常泣血墓側, 人有詠《蓼莪》者, 氏為泣涕, 悲不自勝。于墓所得病, 不能食, 虎常乳之, 百餘日卒。今林木幽茂, 號曰孝子墓也。其南有蔡瑁冢, 冢前刻石為大鹿狀, 甚大, 頭高九尺, 製作甚工。沔水又東南逕邑城北, 習郁襄陽侯之封邑也, 故曰邑城矣。沔水又東合洞口, 水出安昌縣故城東北大父山, 西南流謂之白水。又南逕安昌故城東, 屈逕其縣南。縣, 故蔡陽之白水鄉也。漢元帝以長沙卑濕, 分白水、上唐二鄉為舂陵縣, 光武即帝位, 改為章陵縣, 置園廟焉。魏黃初二年, 更從今名, 故義陽郡治也。白水又西南流而左會昆水, 水導源城東南小山, 西流逕金山北, 又西南流逕縣南, 西流注于白水。水北有白水陂, 其陽有漢光武故宅, 基址存焉。所謂白水鄉也, 蘇伯阿望氣處也。光武之征秦豐, 幸舊邑, 置酒極歡, 張平子以為真人, 南巡觀舊里焉。
27 
沔水:
《東觀漢記》曰:明帝幸南陽, 祀舊宅, 召校官子弟作雅樂, 奏《鹿鳴》, 上自御塤篪和之, 以娛賓客, 又于此宅矣。白水又西合濜水, 水出于襄鄉縣東北陽中山, 西逕襄鄉縣之故城北, 按《郡國志》, 是南陽之屬縣也。濜水又西逕蔡陽縣故城東, 西南流注于白水, 又西逕其城南, 建武十三年, 世祖封城陽王祉世子本為侯國。應劭曰:蔡水出蔡陽, 東入淮。今于此城南更無別水, 惟是水可以當之。川流西注, 苦其不東, 且淮源阻礙, 山河無相入之理, 蓋應氏之誤耳。洞水又西南流注于沔水。
28 
沔水:
又東過中廬縣東, 淮水自房陵縣維山, 東流注之。
29 
沔水:
, 即《春秋》廬戎之國也。縣故城南有水出西山, 山有石穴出焉, 謂之馬穴山。漢時有數百匹馬出其中, 馬形小, 似巴滇馬。三國時, 陸遜攻襄陽, 于此穴又得馬數十匹送建業。蜀使至, 有家在滇池者, 識其馬毛色, 云其父所乘馬, 對之流涕。其水東流百四十里逕城南, 名曰浴馬港, 言初得此馬, 洗之于此, 因以名之。亦云乘出沔次浴之, 又曰洗馬廄, 渡沔宿處, 名之曰騎亭。然候水諸蠻北遏是水, 南壅維川, 以周田溉, 下流入沔。沔水東南流逕犂丘故城西, 其城下對繕洲, 秦豐居之, 故更名秦洲。王莽之敗也, 秦豐阻兵于犂丘。犂丘城在觀城西二里, 建武三年, 光武遣征南岑彭擊豐;四年, 朱祐自觀城擒豐于犂丘是也。沔水又南與疎水合, 水出中廬縣西南, 東流至邔縣北界, 東入沔水, 謂之疎口也。水中有物如三四歲小兒, 鱗甲如鯪鯉, 射之不可入。七八月中, 好在磧上自曝, 䣛頭似虎, 掌爪常没水中, 出䣛頭, 小兒不知, 欲取弄戲, 便殺人。或曰, 人有生得者, 摘其臯厭, 可小小使, 名為水虎者也。
30 
沔水:
又南過邔縣東北,
31 
沔水:
沔水之左有騎城, 周迴二里, 餘高一丈六尺, 即騎亭也。縣, 故楚邑也, 秦以為縣, 漢高帝十一年, 封黃極忠為侯國。縣南有黃家墓, 墓前有雙石闕, 彫制甚工, 俗謂之黃公闕。黃公名尚, 為漢司徒。沔水又東逕豬蘭橋, 橋本名木蘭橋, 橋之左右豐蒿荻。于橋東, 劉季和大養豬, 襄陽太守曰:此中作豬屎臭, 可易名豬蘭橋, 百姓遂以為名矣。橋北有習郁宅, 宅側有魚池, 池不假功, 自然通洫, 長六七十步, 廣十丈, 常出名魚。沔水又南得木里水會, 楚時于宜城東穿渠, 上口去城三里, 漢南郡太守王寵又鑿之, 引蠻水灌田, 謂之木里溝。逕宜城東而東北入于沔, 謂之木里水口也。
32 
沔水:
又南過宜城縣東, 夷水出自房陵, 東流注之。
33 
沔水:
夷水, 蠻水也。桓溫父名夷, 改曰蠻水。夷水導源中廬縣界康狼山, 山與荊山相鄰。其水東南流歷宜城西山, 謂之夷溪, 又東南逕羅川城, 故羅國也。又謂之鄢水, 《春秋》所謂楚人伐羅渡鄢者也。夷水又東南流與零水合, 零水即沶水也。上通梁州没陽縣之默城山, 司馬懿出沮之所由。其水東逕新城郡之沶鄉縣, 縣分房陵立, 謂之沶水。又東歷軨鄉, 謂之軨水, 晉武帝平吳, 割臨沮之北鄉、中廬之南鄉立上黃縣, 治軨鄉, 沶水又東歷宜城西山, 謂之沶溪, 東流合于夷水, 謂之沶口也。與夷水亂流東出, 謂之淇水, 逕蠻城南, 城在宜城南三十里。《春秋》莫敖自羅敗退及鄢, 亂次以濟淇水是也。夷水又東注于沔。昔白起攻楚, 引西山長谷水, 即是水也。舊堨去城百許里, 水從城西灌城東, 入注為淵, 今熨斗陂是也。水潰城東北角, 百姓隨水流, 死于城東者數十萬, 城東皆臭, 因名其陂為臭池。後人因其渠流, 以結陂田城西, , 謂之新陂, 覆地數十頃。西北又為土門陂, 從平路渠以北、木蘭橋以南, 西極土門山, 東跨大道, 水流周通, 其水自新陂東入城。城, 故鄢郢之舊都, 秦以為縣, 漢惠帝三年, 改曰宜城。其水歷大城中, 逕漢南陽太守秦頡墓北。墓前有二碑, , 鄀人也, 以江夏都尉出為南陽太守, 逕宜城中, 見一家東向, 頡住車視之, 曰:此居處可作冢。後卒于南陽, 喪還, 至昔住車處, 車不肯進, 故吏為市此宅葬之, 孤墳尚整。南有朱玉宅。玉, 邑人, 雋才辯給, 善屬文而識音也。其水又逕金城前, 縣南門有古碑猶存。其水又東出城, 東注臭池。臭池溉田, 陂水散流, 又入朱湖陂。朱湖陂亦下灌諸田。餘水又下入木里溝, 木里溝是漢南郡太守王寵所鑿故渠, 引鄢水也, 灌田七百頃。白起渠溉三千頃, 膏良肥美, 更為沃壤也。縣有太山, 山下有廟, 漢末名士居其中。刺史、二千石卿長數十人, 朱軒華蓋, 同會于廟下。荊州刺史行部見之, 雅歡其盛, 號為冠蓋里而刻石銘之。此碑于永嘉中始為人所毀, 其餘文尚有可傳者, 其辭曰:峨峨南岳, 烈烈離明, 寔敷俊乂, 君子以生, 惟此君子, 作漢之英, 德為龍光, 聲化鶴鳴。此山以建安三年崩, 聲聞五六十里, 雉皆屋雊, 縣人惡之, 以問侍中龐季。季云:山崩川竭, 國土將亡之占也。十三年, 魏武平荊州, 沔南彫散。沔水又逕鄀縣故城南, 古鄀子之國也。秦、楚之間, 自商密遷此, 為楚附庸, 楚滅之以為邑。縣南臨沔津, 津南有石山, 上有古烽火臺, 縣北有大城, 楚昭王為吳所迫, 自紀郢徙都之。即所謂鄢、鄀、盧、羅之地也。秦以為縣。沔水又東, 敖水注之, 水出新市縣東北, 又西南逕太陽山西, 南流逕新市縣北, 又西南而右合枝水。水出大洪山, 而西南流逕襄陽鄀縣界, 西南逕狄城東南, 左注敖水。敖水又西南流注于沔, 寔曰敖口。沔水又南逕石城西, 城因山為固, 晉太傅羊祜鎮荊州立, 晉惠帝元康九年, 分江夏西部置竟陵郡, 治此。沔水又東南與臼水合, 水出竟陵縣東北聊屈山, 一名盧屈山, 西流注于沔。魯定公四年, 吳師入郢, 昭王奔隨, 濟于成臼, 謂是水者也。
34 
沔水:
又東過荊城東,
35 
沔水:
沔水自荊城東南流, 逕當陽縣之章山東, 山上有故城, 太尉陶侃伐杜曾所築也。《禹貢》所謂內方至于大別者也。既濱帶沔流, 寔會《尚書》之文矣。沔水又東, 右會權口, 水出章山, 東南流逕權城北, 古之權國也。《春秋·魯莊公十八年》, 楚武王克權, 權叛, 圍而殺之, 遷權于那處是也。東南有那口城。權水又東入于沔。沔水又東南與揚口合, 水上承江陵縣赤湖。江陵西北有紀南城, 楚文王自丹陽徙此, 平王城之。班固言:楚之郢都也。城西南有赤坂岡, 岡下有瀆水, 東北流入城, 名曰子胥瀆。蓋吳師入郢所開也, 謂之西京湖。又東北出城, 西南注于龍陂。陂, 古天井水也, 廣圓二百餘步, 在靈溪東江堤內, 水至淵深, 有龍見于其中, 故曰龍陂。陂北有楚莊王釣臺, 高三丈四尺, 南北六丈, 東西九丈。陂水又逕郢城南, 東北流謂之揚水。又東北, 路白湖水注之, 湖在大港北, 港南曰中湖, 南堤下曰昬官湖, 三湖合為一水, 東通荒谷, 荒谷東岸有冶父城, 《春秋傳》曰:莫敖縊于荒谷, 羣帥囚于冶父。謂此處也。春夏水盛, 則南通大江, 否則南迄江堤, 北逕方城西。方城, 即南蠻府也。又北與三湖會, 故盛弘之曰:南蠻府東有三湖, 源同一水, 蓋徙治西府也。宋元嘉中, 通路白湖, 下注揚水, 以廣運漕。揚水又東歷天井北, 井在方城北里餘, 廣圓二里, 其深不測, 井有潛室, 見輒兵。西岸有天井臺, 因基舊堤, 臨際水湄, 遊憩之佳處也。揚水又東北流, 東赤湖水口, 湖周五十里, 城下陂池, 皆來會同。湖東北有大暑臺, 高六丈, 餘縱廣八尺, 一名清暑臺, 秀宇層明, 通望周博, 遊者登之, 以暢遠情。揚水又東入華容縣, 有靈溪水, 西通赤湖水口, 已下多湖, 周五十里, 城下陂池, 皆來會同。又有子胥瀆, 蓋入郢所開也。水東入離湖, 湖在縣東七十五里, 《國語》所謂楚靈王闕為石郭陂, 漢以象帝舜者也。湖側有章華臺, 臺高十丈, 基廣十五丈。左丘明曰:楚築臺于章華之上。韋昭以為章華亦地名也。王與伍舉登之, 舉曰:臺高不過望國之氛祥, 大不過容宴之俎豆。蓋識其奢而諫其失也。言此瀆靈王立臺之日, 漕運所由也。其水北流注于揚水。揚水又東北與柞溪水合, 水出江陵縣北, 蓋諸池散流咸所會合, 積以成川。東流逕魯宗之壘, 南當驛路, 水上有大橋, 隆安三年, 桓玄襲殷仲堪于江陵, 仲堪北奔, 縊于此橋。柞溪又東注船官湖, 湖水又東北入女觀湖, 湖水又東, 入于揚水。揚水又北逕竟陵縣西, 又北, 納巾吐柘, 柘水即下揚水也。巾水出縣東百九十里, 西逕巾城, 城下置巾水戍。晉元熙二年, 竟陵郡巾水戍得銅鐘七口, 言之上府。巾水又西逕竟陵縣北, 西注揚水, 謂之巾口。水西有古竟陵大城, 古鄖國也。鄖公辛所治, 所謂鄖鄉矣。昔白起拔郢, 東至竟陵, 即此也。秦以為縣, 王莽之守平矣, 世祖建武十三年, 更封劉隆為侯國。城旁有甘魚陂, 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, 公子黑肱為令尹, 次于魚陂者也。揚水又北注于沔, 謂之揚口, 中夏口也。曹太祖之追劉備于當陽也, 張飛按矛于長坂, 備得與數騎斜趨漢津, 遂濟夏口是也。沔水又東得滻口, 其水承大滻、馬骨諸湖水, 周三四百里, 及其夏水來同, 渺若滄海, 洪潭巨浪, 縈連江沔。故郭景純《江賦》云:其旁則有朱、滻、丹、漅是也。
36 
沔水:
又東南過江夏雲杜縣東, 夏水從西來注之。
37 
沔水:
即堵口也, 為中夏水。縣, 故䢵亭。《左傳》:若敖娶于䢵是也。《禹貢》所謂雲土夢作乂。故縣取名焉。縣有雲夢城, 城在東北。沔水又東逕左桑。昔周昭王南征, 船人膠舟以進之, 昭王渡沔, 中流而没, 死于是水。齊、楚之會, 齊侯曰:昭王南征而不復, 寡人是問。屈完曰:君其問諸水濱。庾仲雍言:村老云, 百姓佐昭王喪事于此, 成禮而行, 故曰佐喪。左桑, 字失體耳。沔水又東合巨亮水口, 水北承巨亮湖, 南達于沔。沔水又東得合驛口。庾仲雍言:須導村耆舊云, 朝廷驛使合王喪于是, 因以名焉。今須導村正有大斂口, 言昭王于此殯斂矣。沔水又東, 謂之橫桑, 言得昭王喪處也。沔水又東謂之鄭公潭, 言鄭武公與王同溺水于是。余謂世數既懸, 為不近情矣。斯乃楚之鄭鄉, 守邑大夫僭言公, 故世以為鄭公潭耳。沔水又東得死沔, 言昭王濟沔自是死, 故有死沔之稱。王尸豈逆流乎?但千古芒昧, 難以昭知, 推其事類, 似是而非矣。沔水又東與力口合, 有溾水出竟陵郡新陽縣西南池河山, 東流逕新陽縣南, 縣治雲杜故城, 分雲杜立。溾水又東南流注宵城縣南大湖, 又南入于沔水, 是曰力口。沔水又東南, 溳水入焉。沔水又東逕沌水口, 水南通縣之太白湖, 湖水東南通江, 又謂之沌口。沔水又東逕沌陽縣北, 處沌水之陽也。沔水又東逕臨嶂故城北, 晉建興二年太尉陶侃為荊州, 鎮此也。
38 
沔水:
又南至江夏沙羨縣北, 南入于江。
39 
沔水:
庾仲雍曰:夏口亦曰沔口矣。《尚書·禹貢》云:漢水南至大別入江。《春秋左傳·定公四年》, 吳師伐郢, 楚子常濟漢而陳, 自小別至于大別。
40 
沔水:
京相璠《春秋土地名》曰:大別, 漢東山名也。在安豐縣南。
41 
沔水:
杜預《釋地》曰:二別近漢之名, 無緣乃在安豐也。案《地說》言, 漢水東行觸大別之阪, 南與江合。則與《尚書》、杜預相符, 但今不知所在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