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卷六》《汾水》《澮水》《涑水》《文水》《原公水》《洞過水》《晉水》《湛水》

《汾水》
汾水:
汾水出太原汾陽縣北管涔山,
汾水:
《山海經》曰:《北次二經》之首, 在河之東, 其首枕汾, 曰管涔之山, 其上無木, 而下多玉, 汾水出焉, 西流注于河。
汾水:
《十三州志》曰:出武州之燕京山。亦管涔之異名也。其山重阜脩巖, 有草無木, 泉源導于南麓之下, 蓋稚水濛流耳。又西南, 夾岸連山, 聊峯接勢。劉淵族子曜嘗隱避于管涔之山, 夜中忽有二童子入, 跪曰:管涔王使小臣奉謁趙皇帝。獻劒一口, 置前, 再拜而去。以燭視之, 劒長二尺, 光澤非常, 背有《銘》曰:神劒御, 除衆毒。曜遂服之, 劒隨時變為五色也, 後曜遂為胡王矣。汾水又南, 與東、西溫溪合。水出左右近溪, 聲流翼注, 水上雜樹交蔭, 雲垂煙接。自是水流潭漲, 波襄轉泛。又南逕一城東, 憑墉積石, 側枕汾水, 俗謂之代城。又南出二城間, 其城角倚, 翼枕汾流, 世謂之侯莫干城, 蓋語出戎方, 傳呼失實也。汾水又南逕汾陽縣故城東, 川土寬平, 峘山夷水。
汾水:
《地理志》曰:汾水出汾陽縣北山, 西南流者也。漢高帝十一年, 封靳彊為侯國。後立屯農, 積粟在斯, 謂之羊腸倉。山有羊腸坂, 在晉陽西北, 石隥縈行, 若羊腸焉, 故倉坂取名矣。漢永平中, 治呼沱、石臼河。按司馬彪《後漢郡國志》, 常山南行唐縣有石臼谷, 蓋資承呼沱之水, 轉山東之漕, 自都慮至羊腸倉, 將憑汾水以漕太原, 用實秦、晉。苦役連年, 轉運所經, 凡三百八十九隘, 死者無算。拜鄧訓為謁者, 監護水功。訓隱括知其難立, 具言肅宗, 肅宗從之, 全活數千人。和熹鄧后之立, 叔父陔以為訓積善所致也。羊腸即此倉也。又南逕秀容城東。
汾水:
《魏土地記》曰:秀容, 胡人徙居之, 立秀容護軍治。東去汾水六十里, 南與酸水合, 水源西出少陽之山, 東南流注于汾水。汾水又南出山, 東南流, 洛陰水注之。水出新興郡, 西流逕洛陰城北, 又西逕盂縣故城南。《春秋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, 分祁氏七縣為大夫之邑, 以盂丙為盂大夫。洛陰水又西, 逕狼孟縣故城南, 王莽之狼調也。左右夾澗幽深, 南面大壑, 俗謂之狼馬澗。舊斷澗為城, 有南、北門, 門闉故壁尚在。洛陰水又西南逕陽曲城北, 《魏土地記》曰:陽曲, 胡寄居太原界, 置陽曲護軍治。其水西南流, 注于汾水。汾水又南逕陽曲城西南注也。
汾水:
東南過晉陽縣東, 晉水從縣南東流注之。
汾水:
太原郡治晉陽城, 秦莊襄王三年立。《尚書》所謂既脩太原者也。
汾水:
《春秋說題辭》曰:高平曰太原。原, 端也, 平而有度。
汾水:
《廣雅》曰:大鹵, 太原也。
10 
汾水:
《釋名》曰:地不生物曰鹵, , 罏也。
11 
汾水:
《穀傳》曰:中國曰太原, 夷狄曰大鹵。
12 
汾水:
《尚書大傳》曰:東原底平, 大而高平者謂之太原, 郡取稱焉。
13 
汾水:
《魏土地記》曰:城東有汾水南流, 水東有《晉使持節都督并州諸軍事鎮北將軍太原成王之碑》。水上舊有梁, 青荓殞于梁下, 豫讓死于津側, 亦襄子解衣之所在也。汾水西逕晉陽城南, 舊有介子推祠, 祠前有碑, 廟宇傾頹, 惟單碑獨存矣。今文字剥落, 無可尋也。
14 
汾水:
又南, 洞過水從東來注之。
15 
汾水:
汾水又南逕梗陽縣故城東, 故榆次之梗陽鄉也, 魏獻子以邑大夫魏戊也。京相璠曰:梗陽, 晉邑也。今太原晉陽縣南六十里榆次界有梗陽城。汾水又南, 即洞過水會者也。
16 
汾水:
又南過大陵縣東,
17 
汾水:
昔趙武靈王遊大陵, 夢處女, 鼓琴而歌, 想見其人, 吳廣進孟姚焉, 即于此縣也。王莽改曰大寧矣。汾水于縣左迆為鄔澤。
18 
汾水:
《廣雅》曰:水自汾出為汾陂。其陂東西四里, 南北十餘里, 陂南接鄔。
19 
汾水:
《地理志》曰:九澤在北, 并州藪也。《呂氏春秋》謂之大陸。又名之曰漚洟之澤, 俗謂之鄔城泊。
20 
汾水:
許慎《說文》曰:漹水出西河中陽縣北沙, 南入河。即此水也。漹水又會嬰侯之水, 《山海經》稱謁戾之山, 嬰侯之水出于其陰, 北流注于祀水, 水出祀山, 其水殊源共舍, 注于嬰侯之水, 亂流逕中都縣南, 俗又謂之中都水。侯甲水注之, 水發源祁縣胡甲山, 有長坂, 謂之胡甲嶺, 即劉歆《遂初賦》所謂越侯甲而長驅者也。蔡邕曰:侯甲, 亦邑名也, 在祁縣。侯甲水又西北歷宜歲郊, 逕太谷, 謂之太谷水。出谷西北流, 逕祁縣故城南, 自縣連延, 西接鄔澤, 是為祁藪也。即《爾雅》所謂昭餘祁矣, 賈辛邑也。辛貌醜, 妻不為言, 與之如臯, 射雉雙中之則笑也。王莽之示縣也。又西逕京陵縣故城北, 王莽更名曰致城矣。于《春秋》為九原之地也。
21 
汾水:
故《國語》曰:趙文子與叔向遊于九原, 曰:死者若可作也, 吾誰與歸?叔向曰:其陽子乎?文子曰:夫陽子行并直于晉國, 不免其身, 智不足稱。叔向曰:其舅犯乎?文子曰:夫舅犯見利不顧其君, 仁不足稱。吾其隨會乎?納諫不忘其師, 言身不失其友, 事君不援而進, 不阿而退。其故京尚存。漢興, 增陵于其下, 故曰京陵焉。侯甲水又西北逕中都縣故城南, 城臨際水湄。《春秋·昭公二年》, 晉侯執陳無宇于中都者也。漢文帝為代王, 都此。武帝元封四年, 上幸中都宮, 殿上見光, 赦中都死罪以下。侯甲水又西, 合于嬰侯之水, 逕鄔縣故城南, 晉大夫司馬彌牟之邑也。謂之鄔水, 俗亦曰慮水, 慮、鄔聲相近, 故因變焉。又西北入鄔陂, 而歸于汾流矣。
22 
汾水:
又南過平陶縣東, 文水從西來流注之。
23 
汾水:
汾水又南與石桐水合, 即綿水也。水出界休縣之綿山, 北流逕石桐寺西, 即介之推之祠也。昔子推逃晉文公之賞, 而隱于綿上之山也。晉文公求之不得, 乃封綿為介子推田。曰:以志吾過, 且旌善人。因名斯山為介山。
24 
汾水:
故袁山松《郡國志》曰:介休縣有介山、綿上聚、子推廟。
25 
汾水:
王肅《喪服要記》曰:昔魯哀公祖載其父, 孔子問曰:寧設桂樹乎?哀公曰:不也。桂樹者, 起于介子推。子推, 晉之人也。文公有內難, 出國之狄, 子推隨其行, 割肉以續軍糧。後文公復國, 忽忘子推, 子推奉唱而歌, 文公始悟, 當受爵禄, 子推奔介山, 抱木而燒死, 國人葬之, 恐其神魂霣于地, 故作桂樹焉。吾父生于宮殿, 死于枕席, 何用桂樹為?余按夫子尚非璠璵送葬, 安能問桂樹為禮乎?王肅此證, 近于誣矣。石桐水又西流注于汾水。汾水又西南逕界休縣故城西, 王莽更名之曰界美矣。城東有徵士郭林宗、宋子浚二碑。宋沖以有道司徒徵, 林宗縣人也。辟司徒, 舉太尉, 以疾辭。其碑文云:將蹈洪崖之遐迹, 紹巢、由之逸軌, 翔區外以舒翼, 超天衢以高峙, 稟命不融, 享年四十有二, 建寧二年正月丁亥卒。凡我四方同好之人, 永懷哀痛, 乃樹碑表墓, 昭銘景行云。陳留蔡伯喈、范陽盧子幹、扶風馬日磾等, 遠來奔喪, 持朋友服。心喪期年者, 如韓子助、宋子浚等二十四人, 其餘門人著錫衰者千數。蔡伯喈謂盧子幹、馬日磾曰:吾為天下碑文多矣, 皆有慙容, 惟郭有道, 無愧于色矣。汾水之右有左部城, 側臨汾水, 蓋劉淵為晉都尉所築也。
26 
汾水:
又南過冠爵津,
27 
汾水:
汾津名也, 在界休縣之西南, 俗謂之雀鼠谷。數十里間道險隘, 水左右悉結偏梁閣道, 累石就路, 縈帶巖側, 或去水一丈, 或高五六尺, 上戴山阜, 下臨絶澗, 俗謂之為魯般橋, 蓋通古之津隘矣, 亦在今之地嶮也。
28 
汾水:
又南入河東界, 又南過永安縣西。
29 
汾水:
故彘縣也, 周厲王流于彘, 即此城也。王莽更名黃城, 漢順帝陽嘉三年, 改曰永安。縣, 霍伯之都也。
30 
汾水:
歷唐城東,
31 
汾水:
薛瓚注《漢書》云, 堯所都也。東去彘十里。汾水又南與彘水合, 水出東北太岳山, 《禹貢》所謂岳陽也。即霍太山矣。上有飛廉墓, 飛廉以善走事紂, 惡來多力見知。周武王伐紂, 兼殺惡來。飛廉先為紂使北方, 還無所報, 乃壇于霍太山而致命焉。得石棺, 銘曰:帝令處父, 不與殷亂, 賜汝石棺以葬。死, 遂以葬焉。霍太山有岳廟, 廟甚靈, 鳥雀不棲其林, 猛虎常守其庭, 又有靈泉以供祭祀, 鼓動則泉流, 聲絶則水竭。湘東陰山縣有侯曇山, 上有靈壇, 壇前有石井深數尺, 居常無水, 及臨祈禱, 則甘泉湧出, 周用則已, 亦其比也。彘水又西流逕觀阜北, 故百邑也。原過之從襄子也, 受《竹書》于王澤, 以告襄子。襄子齋三日, 親自剖竹, 有朱書曰:余霍太山山陽侯天使也, 三月丙戌, 余將使汝反滅智氏, 汝亦立我于百邑。襄子拜受三神之命, 遂滅智氏, 祠三神于百邑, 使原過主之, 世謂其處為觀阜也。彘水又西流逕永安縣故城南, 西南流, 注于汾水。汾水又南逕霍城東, 故霍國也。昔晉獻公滅霍, 趙夙為御, 霍公求奔齊。晉國大旱, 卜之曰:霍太山為祟。使趙夙召霍君奉祀。晉復穰。蓋霍公求之故居也。汾水又逕趙城西南, 穆王以封造父, 趙氏自此始也。汾水又南, 霍水入焉, 水出霍太山, 發源成潭, 漲七十步而不測其深。西南逕趙城南, 西流注于汾水。
32 
汾水:
又南過楊縣東,
33 
汾水:
澗水東出穀遠縣西山, 西南逕霍山南, 又西逕楊縣故城北, 晉大夫僚安之邑也。應劭曰:故楊侯國。王莽更名有年亭也。其水西流入于汾水。汾水逕楊城西, 不于東矣。
34 
汾水:
《魏土地記》曰:平陽郡治楊縣, 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。
35 
汾水:
西南過高梁邑西,
36 
汾水:
黑水出黑山, 西逕楊城南, 又西與巢山水會。
37 
汾水:
《山海經》曰:牛首之山, 勞水出焉, 西流注于潏水, 疑是水也。潏水, 即巢山之水也。水源東南出巢山東谷, 北逕浮山東, 又西北流與勞水合, 亂流西北逕高梁城北, 西流入于汾水。汾水又南逕高梁故城西, 故高梁之墟也。《春秋·僖公二十四年》, 秦穆公納公子重耳于晉, 害懷公于此。《竹書紀年》:晉出公十三年, 智伯瑤城高梁, 漢高帝十二年以為侯國, 封恭侯酈疥于斯邑也。
38 
汾水:
又南過平陽縣東,
39 
汾水:
汾水又南逕白馬城西, 魏刑白馬而築之, 故世謂之白馬城。今平陽郡治。汾水又南逕平陽縣故城東, 晉大夫趙鼂之故邑也。應劭曰:縣在平河之陽, 堯、舜竝都之也。《竹書紀年》:晉烈公元年, 韓武子都平陽。漢昭帝封度遼將軍范明友為侯國, 王莽之香平也。魏立平陽郡, 治此矣。水側有堯廟, 廟前有碑。
40 
汾水:
《魏土地記》曰:平陽城東十里, 汾水東原上有小臺, 臺上有堯神屋石碑。永嘉三年, 劉淵徙平陽, 于汾水得白玉印, 方四寸, 高二寸二分, 龍紐。其文曰:有新寶之印, 王莽所造也。淵以為天授, 改永鳳二年為河瑞元年。汾水南與平水合, 水出平陽縣西壺口山, 《尚書》所謂壺口治梁及岐也。其水東逕狐谷亭北, 春秋時, 狄侵晉, 取狐厨者也。又東逕平陽城南, 東入汾。俗以為晉水, 非也。汾水又南歷襄陵縣故城西, 晉大夫郤犨之邑也, 故其地有犨氏鄉亭矣。西北有晉襄公陵, , 蓋即陵以命氏也。王莽更名曰幹昌矣。
41 
汾水:
又南過臨汾縣東,
42 
汾水:
天井水出東陘山西南, 北有長嶺, 嶺上東西有通道, 即鈃隥也。
43 
汾水:
《穆天子傳》曰:乙酉, 天子西絶鈃隥, 西南至鹽是也。其水三泉奇發, 西北流, 總成一川, 西逕堯城南, 又西流入汾。
44 
汾水:
又屈從縣南西流,
45 
汾水:
汾水又逕絳縣故城北, 《竹書紀年》:梁武王二十五年, 絳中地𡍩, 西絶于汾, 汾水西逕虒祁宮北, 橫水有故梁, 截汾水中, 凡有三十柱, 柱徑五尺, 裁與水平, 蓋晉平公之故梁也。物在水, 故能持久而不敗也。又西逕魏正平郡南, 故東雍州治。太和中, 皇都徙洛, 罷州立郡矣。又西逕王澤, 澮水入焉。
46 
汾水:
又西過長脩縣南,
47 
汾水:
汾水又西與古水合, 水出臨汾縣故城西黃阜下, 其大若輪, 西南流, 故溝橫出焉, 東注于汾, 今無水。又西南逕魏正平郡北, 又西逕荀城東, 古荀國也。《汲郡古文》: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也。古水又西南入于汾。汾水又西南逕長脩縣故城南, 漢高帝十一年以為侯國, 封杜恬也。有脩水出縣南, 而西南流入汾。汾水又西逕清原城北, 故清陽亭也。城北有清原, 晉侯蒐清原, 作五軍處也。汾水又逕冀亭南, 昔臼季使, 過冀野, 見郤缺耨, 其妻饁之, 相敬如賓, 言之文公, 文公命之為卿, 復與之冀。京相璠曰:今河東皮氏縣有冀亭, 古之冀國所都也。
48 
汾水:
杜預《釋地》曰:平陽皮氏縣東北有冀亭, 即此亭也。汾水又西與華水合, 水出北山華谷, 西南流逕一故城西, 俗謂之梗陽城, 非也。梗陽在榆次不在此。按《故漢上谷長史侯相碑》云:侯氏出自倉頡之後, 踰殷歷周, 各以氏分, 或著楚、魏, 或顯齊、秦, 晉卿士蒍, 斯其胄也。食采華陽, 今蒲坂北亭, 即是城也。其水西南流注于汾。汾水又逕稷山北, 在水南四十許里, 山東西二十里, 南北三十里, 高十三里, 西去介山十五里。山上有稷祠, 山下稷亭。《春秋·宣公十五年》, 秦桓公伐晉, 晉侯治兵于稷, 以畧狄土是也。
49 
汾水:
又西過皮氏縣南,
50 
汾水:
汾水西逕鄈丘北, 故漢氏之方澤也。賈逵云:漢法, 三年祭地。汾陰方澤, 澤中有方丘, 故謂之方澤。丘即葵丘也。許慎《說文》稱從邑, 癸聲。河東臨汾地名矣, 在介山北, 山即汾山也。其山特立, 周七十里, 高三十里。文穎言在皮氏縣東南, 則可高三十里, 乃非也。今準此山可高十餘里, 山上有神廟, 廟側有靈泉, 祈祭之日, 周而不耗, 世亦謂之子推祠。
51 
汾水:
揚雄《河東賦》曰:靈輿安步, 周流容與, 以覽于介山。嗟文公而愍推兮, 勤大禹于龍門。《晉太康記》及《地道記》與《永初記》, 竝言子推所逃, 隱于是山, 即實非也。余按介推所隱者, 綿山也。文公環而封之, 為介推田, 號其山為介山。杜預曰:在西河界休縣者是也。汾水又西逕耿鄉城北, 故殷都也。帝祖乙自相徙此, 為河所毀, 故《書敘》曰:祖乙圮于耿。杜預曰:平陽皮氏縣東南耿鄉是也。盤庚以耿在河北, 迫近山川, 乃自耿遷亳。晉獻公滅耿, 以封趙夙, 後襄子與韓、魏分晉, 韓康子居平陽, 魏桓子都安邑, 號為三晉, 此其一也。漢武帝行幸河東, 濟汾河, 作《秋風辭》于斯水之上。汾水又西逕皮氏縣南, 《竹書紀年》:魏襄王十二年, 秦公孫爰率師伐我, 圍皮氏, 翟章率師救皮氏圍, 疾西風。十三年, 城皮氏者也。漢河東太守潘係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縣, 故渠尚存, 今無水也。
52 
汾水:
又西至汾陰縣北, 西注于河。
53 
汾水:
水南有長阜, 背汾帶河, 阜長四五里, 廣二里餘, 高十丈, 汾水歷其陰, 西入河。《漢書》謂之汾陰脽。應劭曰:脽, 丘類也。汾陰男子公孫祥望氣, 寶物之精上見, 祥言之于武帝, 武帝于水獲寶鼎焉。遷于甘泉宮, 改其年曰元鼎, 即此處。
《澮水》
澮水:
澮水出河東絳縣東澮交東高山,
澮水:
澮水東出絳高山, 亦曰河南山, 又曰澮山。西逕翼城南。按《詩譜》言:晉穆侯遷都于絳, 暨孫孝侯, 改絳為翼, 翼為晉之舊都也。後獻公又北廣其城, 方二里, 又命之為絳。故司馬遷《史記·年表》稱, 獻公九年, 始城絳都。《左傳·莊公二十六年》, 晉士蒍城絳以深其宮是也。其水又西南合黑水, 水導源東北黑水谷, 西南流逕翼城北, 右引北川水, 水出平川, 南流注之, 亂流西南入澮水。澮水又西南與諸水合, 謂之澮交。
澮水:
《竹書紀年》曰:莊伯十二年, 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, 作為文公也。又有賀水, 東出近川, 西南至澮交入澮。又有高泉水, 出東南近川, 西北趣澮交注澮。又南, 紫谷水東出白馬山白馬川。
澮水:
《遁甲開山圖》曰:絳山東距白馬山。謂是山也。西逕熒庭城南, 而西出紫谷, 與乾河合, 即教水之枝川也。《史記·白起傳》稱, 涉河取韓安邑, 東至乾河是也。其水西與田川水合, 水出東溪, 西北至澮交入澮。又有于家水出于家谷。
澮水:
《竹書紀年》曰:莊伯以曲沃叛, 伐翼, 公子萬救翼, 荀叔軫追之至于家谷。有范壁水出于壁下, 竝西北流, 至翼廣城。昔晉軍北入翼, 廣築之, 因即其姓以名之。二水合而西北流, 至澮交入澮。澮水又西南與絳水合, 俗謂之白水, 非也。水出絳山東, 寒泉奮湧, 揚波北注, 懸流奔壑, 一十許丈。青崖若點黛, 素湍如委練, 望之極為奇觀矣。其水西北流注于澮。應劭曰:絳水出絳縣西南, 蓋以故絳為言也。《史記》稱, 智伯率韓、魏, 引水灌晉陽, 不没者三版。智氏曰: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國, 今乃知之。汾水可以浸安邑, 絳水可以浸平陽。時, 韓居平陽, 魏都安邑, 魏桓子肘韓康子, 韓康子履魏桓子, 肘足接于車上, 而智氏以亡。魯定公問:一言可以喪邦, 有諸?孔子以為幾乎, 余覩智氏之談矣。汾水灌安邑, 或亦有之;絳水浸平陽, 未識所由也。
澮水:
西過其縣南,
澮水:
《春秋·成公六年》, 晉景公謀去故絳, 欲居郇、瑕。韓獻子曰:土薄水淺, 不如新田, 有汾、澮以流其惡。遂居新田。又謂之絳, 即絳陽也, 蓋在絳、澮之陽。漢高帝六年, 封越騎將軍華無害為侯國。縣南對絳山, 面背二水。
澮水:
《古文瑣語》曰:晉平公與齊景公乘至于澮上, 見乘白驂八駟以來, 有大貍身而狐尾, 隨平公之車。公問師曠, 對首陽之神, 有大貍身狐尾, 其名曰者, 飲酒得福, 則徼之, 蓋于是水之上也。
澮水:
又西南過虒祁宮南,
10 
澮水:
宮在新田絳縣故城西四十里, 晉平公之所搆也。時有石言于魏榆, 晉侯以問師曠, 曠曰:石不能言, 或憑焉。臣聞之, 作事不時, 怨讟動于民, 則有非言之物言也。今宮室崇侈, 民力彫盡, 石言不亦宜乎。叔向以為子野之言, 君子矣。其宮也, 背汾面澮, 西則兩川之交會也。
11 
澮水:
《竹書紀年》曰:晉出公五年, 澮絶于梁, 即是水也。
12 
澮水:
又西至王澤, 注于汾水。
13 
澮水:
晉智伯瑤攻趙襄子, 襄子奔保晉陽, 原過後至, 遇三人于此澤, 自帶以下不見, 持竹二節與原過曰:為我遺無䘏。原過受之于是澤, 所謂王澤也。


《涑水》
涑水:
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,
涑水:
涑水所出, 俗謂之華谷, 至周陽與洮水合, 水源東出清野山, 世人以為清襄山也。其水東逕大嶺下, 西流出謂之唅口, 又西合涑水。鄭使子產問晉平公疾, 平公曰:卜云臺駘為祟, 史官莫知, 敢問。子產曰:高辛氏有二子, 長曰閼伯, 季曰實沈, 不能相容, 帝遷閼伯于商丘, 遷實沈于大夏。臺駘, 實沈之後, 能業其官, 帝用嘉之, 國于汾川。由是觀之, 臺駘, 汾、洮之神也。賈逵曰:汾、洮, 二水名。司馬彪曰:洮水出聞喜縣, 故王莽以縣為洮亭也。然則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稱乎?
涑水:
西過周陽邑南,
涑水:
其城南臨涑水, 北倚山原。《竹書紀年》:晉獻公二十五年正月, 翟人伐晉, 周有白兔舞于市。即是邑也。漢景帝以封田勝為侯國。涑水西逕董池陂南, 即古澤, 東西四里, 南北三里。《春秋·文公六年》, 蒐于董, 即斯澤也。涑水又與景水合, 水出景山北谷。
涑水:
《山海經》曰:景山南望鹽販之澤, 北望少澤, 其草多藷藇、秦椒, 其陰多赭, 其陽多玉。郭景純曰:鹽販之澤即解縣鹽池也。按《經》不言有水, 今有水焉, 西北流, 注于涑水也。
涑水:
又西南過左邑縣南,
涑水:
涑水又西逕仲郵𨜩, 又西逕桐鄉城北。
涑水:
《竹書紀年》曰:翼侯伐曲沃, 大捷, 武公請成于翼, 至桐乃返者也。
涑水:
《漢書》曰:武帝元鼎六年, 將幸緱氏, 至左邑桐鄉, 聞南越破, 以為聞喜縣者也。涑水又西與沙渠水合, 水出東南近川, 西北流注于涑水。涑水又西南逕左邑縣故城南, 故曲沃也。晉武公自晉陽徙此, 秦改為左邑縣, 《詩》所謂從子于鵠者也。
10 
涑水:
《春秋傳》曰:下國有宗廟, 謂之國。在絳曰下國矣, 即新城也。王莽之洮亭也。涑水自城西注, 水流急濬, 輕津無緩, 故詩人以為激揚之水, 言不能流移束薪耳。水側即狐突遇申生處也。
11 
涑水:
《春秋傳》曰:秋, 狐突適下國, 遇太子, 太子使登, , 曰:夷吾無禮, 吾請帝以畀秦。對曰:神不歆非類, 君其圖之。君曰諾, 請七日見我于新城西偏。及期而往, 見于此處。
12 
涑水:
故《傳》曰:鬼神所憑, 有時而信矣。涑水又西逕王官城北, 城在南原上。《春秋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, 四月, 晉侯使呂相絶秦曰:康猶不悛, 入我河曲, 伐我涑川, 俘我王官。故有河曲之戰是矣。今世人猶謂其城曰王城也。
13 
涑水:
又西南過安邑縣西,
14 
涑水:
安邑, 禹都也。禹娶塗山氏女, 思戀本國, 築臺以望之, 今城南門, 臺基猶存。余按《禮》, 天子諸侯, 臺門隅阿相降而已, 未必一如《書》傳也。故晉邑矣, 春秋時, 魏絳自魏徙此。昔文侯懸師經之琴于其門, 以為言戒也。武侯二年, 又城安邑, 蓋增廣之。秦始皇使左更白起取安邑, 置河東郡。王莽更名洮隊, 縣曰河東也。有項寧都, 學道升仙, 忽復還此, 河東號曰斥仙。漢世又有閔仲叔, 隱遁市邑, 罕有知者, 後以識瞻而去。涑水西南逕監鹽縣故城, 城南有鹽池, 上承鹽水。水出東南薄山, 西北流逕巫咸山北。
15 
涑水:
《地理志》曰:山在安邑縣南。
16 
涑水:
《海外西經》曰:巫咸國在女丑北, 右手操青蛇, 左手操赤蛇, 在登葆山, 羣巫所從上下也。《大荒西經》云:大荒之中, 有靈山, 巫咸、巫即、巫朌、巫彭、巫姑、巫真、巫禮、巫抵、巫謝、巫羅十巫, 從此升降, 百藥爰在。郭景純曰:言羣巫上下靈山, 採藥往來也。蓋神巫所遊, 故山得其名矣。谷口嶺上, 有巫咸祠。其水又逕安邑故城南, 又西流注于鹽池。
17 
涑水:
《地理志》曰:鹽池在安邑西南。許慎謂之盬。長五十一里, 廣七里, 周百一十六里, 從鹽省古聲。呂忱曰:夙沙初作煮海鹽, 河東鹽池謂之盬。今池水東西七十里, 南北十七里, 紫色澄渟, 潭而不流。水出石鹽, 自然印成, 朝取夕復, 終無減損。惟山水暴至, 雨澍潢潦奔泆, 則鹽池用耗。故公私共堨水徑, 防其淫濫, 謂之鹽水, 亦為堨水。《山海經》謂之鹽販之澤也。澤南面層山, 天巖雲秀, 地谷淵深, 左右壁立, 間不容軌, 謂之石門, 路出其中, 名之曰徑, 南通上陽, 北暨鹽澤。池西又有一池, 謂之女鹽澤, 東西二十五里, 南北二十里, 在猗氏故城南。《春秋·成公六年》, 晉謀去故絳, 大夫曰:郇、瑕地沃饒近盬。服虔曰:土平有溉曰沃, , 鹽池也。土俗裂水沃麻, 分灌川野, 畦水耗竭, 土自成鹽, 即所謂鹹鹺也, 而味苦, 號曰鹽田, 鹽盬之名, 始資是矣。本司鹽都尉治, 領兵一千餘人守之。周穆王、漢章帝竝幸安邑而觀鹽池。故杜預曰:猗氏有鹽池, 後罷尉司, 分猗氏、安邑, 置縣以守之。
18 
涑水:
又南過解縣東, 又西南注于張陽池。
19 
涑水:
涑水又西逕猗氏縣故城北。《春秋·文公七年》, 晉敗秦于令狐, 至于刳首, 先蔑奔秦, 士會從之。闞駰曰:令狐即猗氏也。刳首在西三十里, 縣南對澤, 即猗頓之故居也。
20 
涑水:
《孔叢》曰:猗頓, 魯之窮士也, 耕則常饑, 桑則常寒。聞朱公富, 往而問術焉。朱公告之曰:子欲速富, 當畜五牸。于是乃適西河, 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, 十年之間, 其息不可計, 貲擬王公, 馳名天下, 以興富于猗氏, 故曰猗頓也。涑水又西逕郇城, 《詩》云郇伯勞之。蓋其故國也。杜元凱《春秋釋地》云:今解縣西北有郇城。服虔曰:郇國在解縣東, 郇瑕氏之墟也。余按《竹書紀年》云:晉惠公十有四年, 秦穆公率師送公子重耳, 圍令狐, 桑泉、臼衰, 皆降于秦師, 狐毛與先軫禦秦, 至于廬柳, 乃謂秦穆公, 使公子縶來與師言, 退舍, 次于郇, 盟于軍。
21 
涑水:
京相璠《春秋土地名》曰:桑泉、臼衰竝在解東南, 不言解, 明不至解。可知《春秋》之文, 與《竹書》不殊。今解故城東北二十四里有故城, 在猗氏故城西北, 鄉俗名之為郇城, 考服虔之說, 又與俗符, 賢于杜氏單文孤證矣。涑水又西南逕解縣故城南。《春秋》:晉惠公因秦返國, 許秦以河外五城, 內及解梁, 即斯城也。涑水又西南逕瑕城, 晉大夫詹嘉之故邑也。《春秋·僖公三十年》, 秦、晉圍鄭, 鄭伯使燭之武謂秦穆公曰:晉許君焦、瑕, 朝濟而夕設版者也。京相璠曰:今河東解縣西南五里有故瑕城。涑水又西南逕張陽城東, 《竹書紀年》:齊師逐鄭太子齒, 奔張城、南鄭者也。《漢書》之所謂東張矣。高祖二年, 曹參假左丞相, 別與韓信東攻, 魏將孫遬軍東張, 大破之。蘇林曰:屬河東, 即斯城也。涑水又西南屬于陂。陂分為二, 城南面兩陂, 左右澤渚。東陂世謂之晉興澤, 東西二十五里, 南北八里, 南對鹽道山。其西則石壁千尋, 東則磻溪萬仞, 方嶺雲迴, 奇峯霞舉, 孤標秀出, 罩絡羣山之表, 翠柏蔭峯, 清泉灌頂。郭景純云:世所謂盎漿也。發于上而潛于下矣。厥頂方平, 有良藥。
22 
涑水:
《神農本草》曰:地有固活、女疎、銅芸、紫菀之族也。是以緇服思元之士、鹿裘念一之夫, 代往遊焉。路出北巘, 勢多懸絶, 來去者咸援蘿騰崟, 尋葛降深, 于東則連木乃陟, 百梯方降, 巖側縻鎖之跡, 仍今存焉, 故亦曰百梯山也。水自山北流五里而伏, 云潛通澤渚, 所未詳也。西陂即張澤也, 西北去蒲坂十五里, 東西二十里, 南北四五里, 冬夏積水, 亦時有盈耗也。

《文水》
文水:
文水出大陵縣西山文谷, 東到其縣, 屈南到平陶縣東北, 東入于汾。
文水:
文水逕大陵縣故城西而南流, 有泌水注之。縣西南山下, 武氏穿井給養, 井至幽深, 後一朝水溢平地, 東南注文水。文水又南逕平陶縣之故城東, 西逕其城內, 南流出郭, 王莽更曰多穰也。文水又南逕縣, 右會隱泉口, 水出謁泉山之上頂, 俗云:暘雨愆時, 是謁是禱, 故山得其名, 非所詳也。其山石崖絶險, 壁立天固, 崖半有一石室, 去地可五十餘丈, 爰有層松飾巖, 列柏綺望, 惟西側一處得歷級升陟, 頂上平地十許頃, 沙門釋僧光表建二刹。泉發于兩寺之間, 東流瀝石, 沿注山下, 又東, 津渠隱没而不恒流, 故有隱泉之名矣。雨澤豐澍, 則通入文水。文水又南逕茲氏縣故城東為文湖, 東西十五里, 南北三十里, 世謂之西湖, 在縣直東十里。湖之西側, 臨湖又有一城, 謂之瀦城。水澤所聚謂之都, 亦曰瀦, 蓋即水以名城也。文湖又東逕中陽縣故城東, 按《晉書地道記》、《太康地記》, 西河有中陽城, 舊縣也。文水又東南流, 與勝水合, 水西出狐岐之山。東逕六壁城南, 魏朝舊置六壁于其下, 防離石諸胡, 因為大鎮。太和中, 罷鎮, 仍置西河郡焉。勝水又東合陽泉水, 水出西山陽溪, 東逕六壁城北, 又東南流注于勝水。勝水又東逕中陽縣故城南, 又東合文水, 文水又東南, 入于汾水也。

《原公水》
原公水:
原公水出茲氏縣西羊頭山, 東過其縣北,
原公水:
, 故秦置也, 漢高帝更封沂陽侯嬰為侯國, 王莽之茲同也, 魏黃初二年, 分太原, 復置西河郡。晉徙封陳王斌于西河, 故縣有西河繆王司馬子政廟。《碑文》云:西河舊處山林, 漢末擾攘, 百姓失所。魏興, 更開疆宇, 分割太原四縣, 以為邦邑, 其郡帶山側塞矣。王以咸寧三年, 改命爵土, 明年十二月喪國。臣太農閻崇、離石令宗羣等二百三十四人, 刊石立碑, 以述勳德。碑北廟基尚存也。
原公水:
又東入于汾。
原公水:
水注文湖, 不至汾也。


《洞過水》
洞過水:
洞過水出沾縣北山,
洞過水:
其水西流, 與南溪水合, 水出南山, 西北流注洞過水。洞過水又西北, 黑水西出山, 三源合舍, 同歸一川, 東流南屈, 逕受陽縣故城東。按《晉太康地記》, 樂平郡有受陽縣, 盧諶《征艱賦》所謂歷受陽而總轡者也。其水又西南入洞過水。洞過水又西, 蒲水南出蒲谷, 北流注之。洞過水又西與原過水合, 近北便水源也。水西阜上有原過祠, 蓋懷道協靈, 受書天使, 憂結宿情, 傳芳後日, 棟宇雖淪, 攢木猶茂, 故水取名焉。其水南流, 注于洞過水也。
洞過水:
西過榆次縣南, 又西到晉陽縣南,
洞過水:
榆次縣, 故涂水鄉, 晉大夫智徐吾之邑也。《春秋·昭公八年》, 晉侯築虒祁之宮, 有石言晉之魏榆。服虔曰:魏, 晉邑;榆, 州里名也。
洞過水:
《漢書》曰:榆次。《十三州志》以為涂陽縣矣。王莽之太原亭也。縣南側水有鑿臺, 韓、魏殺智伯瑤于其下, 刳腹絶腸, 折頸摺頤處也。其水又西南流, 逕武灌城西北。
洞過水:
盧諶《征艱賦》曰:逕武館之故郛, 問厥塗之遠近。洞過水又西南為淳湖, 謂之洞過澤。澤南, 涂水注之, 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涂谷, 西南逕蘿蘑亭南, 與蔣谷水合, 水出縣東南蔣溪。
洞過水:
《魏土地記》曰:晉陽城東南百一十里至山有蔣谷大道, 度軒車嶺, 通于武鄉。水自蔣溪西北流, 西逕箕城北。《春秋·僖公三十三年》, 晉人敗狄于箕, 杜預《釋地》曰:城在陽邑南, 水北即陽邑縣故城也。
洞過水:
《竹書紀年》曰:梁惠成王九年, 與邯鄲榆次、陽邑者也。王莽之繁穰矣。蔣溪又西合涂水, 亂流西北入洞過澤也。
洞過水:
西入于汾, 出晉水下口者也。
10 
洞過水:
劉琨之為并州也, 劉曜引兵邀擊之, 合戰于洞過, 即是水也。


《晉水》
晉水:
晉水出晉陽縣西懸甕山,
晉水:
, 故唐國也。《春秋左傳》稱唐叔未生, 其母邑姜夢帝謂己曰:余名而子曰虞, 將與之唐, 屬之參。及生, 名之曰虞。
晉水:
《呂氏春秋》曰:叔虞與成王居, 王援桐葉為珪, 以授之, 曰:吾以此封汝。虞以告周公。周公請曰:天子封虞乎?王曰:余戲耳。公曰:天子無戲言。時唐滅, 乃封之于唐。縣有晉水, 後改名為晉。故子夏《叙詩》稱此晉也, 而謂之唐, 儉而用禮, 有堯之遺風也。《晉書地道記》及《十三州志》竝言晉水出龍山, 一名結絀山, 在縣西北, 非也。
晉水:
《山海經》曰:縣甕之山, 晉水出焉。今在縣之西南。昔智伯之遏晉水以灌晉陽, 其川上㴑, 後人踵其遺跡, 蓄以為沼, 沼西際山枕水, 有唐叔虞祠。水側有涼堂, 結飛梁于水上, 左右雜樹交蔭, 希見曦景, 至有淫朋密友, 羈遊宦子, 莫不尋梁契集, 用相娛慰, 于晉川之中, 最為勝處。
晉水:
又東過其縣南, 又東入于汾水。
晉水:
沼水分為二派, 北瀆即智氏故渠也。昔在戰國, 襄子保晉陽, 智氏防山以水之, 城不没者三版, 與韓、魏望歎于此, 故智氏用亡。其瀆乘高, 東北注入晉陽城, 以周灌溉。漢末赤眉之難, 郡掾劉茂負太守孫福匿于城門西下空穴中, 其夜奔盂。即是處也。東南出城流, 注于汾水也。其南瀆于石塘之下伏流, 逕舊溪東南出, 逕晉陽城南, 城在晉水之陽, 故曰晉陽矣。《經》書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鹵。杜預曰:大鹵, 晉陽縣也, 為晉之舊都。《春秋·定公十三年》, 趙鞅以晉陽叛, 後乃為趙矣。其水又東南流入于汾。

《湛水》
湛水:
湛水出河內軹縣西北山,
湛水:
湛水出軹縣南原湛溪, 俗謂之椹水也。是蓋聲形盡鄰, 故字讀俱變, 同于三豕之誤耳。其水自溪出南流。
湛水:
東過其縣北, 又東過波縣之北。
湛水:
湛水南逕向城東而南注。
湛水:
又東過毋辟邑南,
湛水:
原《經》所注, 斯乃湨川之所由, 非湛水之間關也, 是乃《經》之誤證耳。湛水自向城東南逕湛城東, 時人謂之椹城, 亦或謂之隰城矣。溪曰隰澗。隰城在東, 言此非矣。
湛水:
《後漢·郡國志》曰:河陽縣有湛城是也。
湛水:
又東南當平縣之東北, 南入于河。
湛水:
湛水又東南逕鄧, 南流注于河, 故河濟有鄧津之名矣。